1、 1 毕业论文(专科) 论 文 题 目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分 校 教 学 点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2011 年 11 月 2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 交通 业、 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 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 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关键词:城市 环境 绿化 发展 1.城市园林化的含义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城市 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
2、个城市辖区为载体, 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 型园林。 它的总目标是 “空气清新, 环境优美, 生态良好, 人居和谐” 。 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 郊区有镇, 城镇有森林, 林中有城镇, 总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 2.建设城市园林的原因 2.1 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 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 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 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 3 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
3、境就是保护人类; 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 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 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 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2.2 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 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 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经济 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 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 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 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 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建造
4、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 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和特点, 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 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 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 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 的呼唤。 2.3 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 发展。据联合国 1995 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 4 的 48.1,我国 1998 年城镇人口约占 30,据预测
5、,到 2030 年 我国城镇人口可达 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 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 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2.4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达 1.3 亿,占总人口的 10%; 等到 2020 年,这个比率将达到 16%,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目前 我国已有 14 的省市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包括北京、上海、天 津、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 的社会问题,如退休制度、劳保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健及保 险业,以及居住环境等。老龄化社会对园林
6、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从 公园、绿地的分布、服务半径,到园内的布局、设施,都要求能适合 老年人散步、健身、娱乐、休闲和交往的需要,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老 年人身心健康的环境。 2.5 工作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 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人们迫切需要 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 从近年节假日七天 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 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 城市居民在经济提 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 围墙,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 切需求。 5 3.园林城市发挥的作用 3.1 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能 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 不管 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 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 一项首要功能。 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 城市生态平衡为准 。要加快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