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 题 目 28kW 分体式水源热泵 空调机组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 号 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完成时间 热泵型空调器的制冷概况 热泵型空调器的制冷概况 摘要:节能和环保是 21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两大议题。我国的环境污染在 世界上较为严重,必须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对于制冷和空调行业,应在降低能 耗的基础上,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适应 21 世纪的能源战略新需求。通 过对热泵型空调器的发展进程、工作原理以及新型工质的了解,让我们更加掌握 热泵型空调器的各项性能参数随外界环境变化时的变化情况。 基于新型空调制冷 技术应用发展状况展望
2、其未来发展应用趋势, 促进空调制冷研发的科学发展有重 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热泵型空调器;空调与制冷;新工质;研究状况;发展趋势 1 前言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持续进步令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了迅猛 提升,为优化舒适环境人们对空调制冷技术的需求应用范畴越来越广泛,当前空 调制冷技术已全面渗透至各个科学研究、生产技术领域,用于调节气温、冷藏冷 冻、加工食品等层面,为服务生产环境营造了必要的恒温条件。同时在农业生产 中可用于对特殊种子作物做低温处理, 在建筑施工中利用空调制冷技术可有效实 现开采冻土, 另外空调制冷技术还应用于尖端科学、 现代医学中, 例如生物技术、 微电子技术、宇宙开
3、发领域等,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的科学发展需要空调制冷的辅 助支持1。人们广泛应用的制冷空调和热泵系统,由于本身耗能和传统制冷剂对 环境的破坏,系统的节能和制冷剂的替代成为前言课题。怎样令空调制冷系统消 耗最小的能源、最大化产出制冷量,营造高效制冷效果则成为行业专家历经多年 共同研发、不断探索的课题,并研发出了较多新型节能制冷技术,令空调制冷行 业实现了稳步向前发展。 2 我国热泵的发展概况 1950 年代初,天津大学的一些学者最早开始从事热泵的研究。 1965年上海电冰箱厂研制成我国第一台制热量3720w的热泵型窗式空调器, 但因换向阀的工作可靠性等原因,长期未有发展。 1970 年代后期,由于能
4、源危机所推动的世界性热泵热也影响了我国学术界。 热泵型空调器的制冷概况 1990 年上海市通用机械技术研究所首次进行了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模拟试 验,同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一冷冻机厂联合研制了 350kw 第二类吸收式热 泵。 20002003 年, 专利总数 287 项, 其中发明专利 119 项。 多项创新成果问世, 如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空气源热泵蓄能热气除霜系统、三套管蓄 能型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集成系统等。 2005 年全国共有地源热泵工程项目 3869 项,同年 11 月 31 日,建设部发布 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并于 06 年 1
5、月 1 日起 正式实施。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使得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 3 热泵型空调器的工作原理 3.1 热泵型空调器概述2 热泵型空调器具备夏季制冷及冬季制热的双重功能, 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 用户欢迎。但这种空调也有一定局限性,例如在某些地区冬季运转时,由于室外 温度较低,蒸发器的表面非常容易结霜,就会影响正常供热;同时,室外空气温 度的持续降低使室内热负荷随之增大,但空调机组的供热能力却逐渐较弱,根本 无法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因此,如何提高热泵型空调器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与制 冷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分体式热泵型空调机组在低温条件下可提高室外机组周
6、边空气温度及机组蒸发温度,有助于提高制冷力,从而满足制冷与制热需求。它 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将分体式热泵型空调机组的室外换热器布置在建筑房顶专 用的室内,并在其中设置另外的空气换热器,让部分可能流经蒸发器的低温空气 和部分回风实现热交换,进而提高蒸发器进风的温度及机组的蒸发温度。 在普通空调器的基础上,安装一个四通换向阀,改变阀的操作,可以使原来 空调器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功能互相对换, 从而把冷却室内空气的功能改变为加 热室内空气的功能。我们把这种冬季可以从室外较低空气中抽取热量,用来加热 室内空气,夏季可把室内空气的热量除去,传送到室外的空气调节器叫做热泵式 空调器。 热泵型空调器的制冷概况 它的特点是一机两用,夏季可以制冷降温,冬季可以制热升温。结构简单, 控制方便,价格便宜,适用于-543环境。带除霜器的热泵式空调器,适用于 -543环境。 3.2 工作原理 热泵型分体式空调器原理图 常用的热泵空调系统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节流机构(毛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