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 言 1.1 旅游客车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 行业。l978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仅181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3万人次,旅游创汇 263亿美元,排名世界4l位;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还基本上是一片空白。2008年是中 国的旅游业最辉煌的一年,入境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6791万人次,是1978年的93倍,其 中外国人1472万人次,是1978年的64倍,旅游创汇达到204亿美元,是1978年的78倍, 占2008年全国服务贸易创汇总额397亿美元的51。2008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566亿元 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4,高于国民经济总体增
2、长速度3个百分点,相当于当年GDP 的544。 目前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98亿人 次,国内旅游收入4878亿元,出境旅游更是增长强劲,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 新兴客源输出国,2008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为3660万人次,2009年达到4020万人次, 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出境人数最多的国家。 说到旅游业就不能不说到旅客运输行业,有目共睹的是,我国的旅游运输行业随 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目前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世纪9O年代以前,中国旅游客车主要是作为国营旅行社和国家各级政府的商业 车辆,因此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高,同时由于当时国内旅游客车产品品
3、种非常少,且 多数质量和档次较低,因此很难适应国内旅游运输市场的需要。因此,那时作为旅游 用车主体的国营大型旅行社或者各级政府机关主要选择的车型是原装进口的日野或北 京北方等车辆。 1996年l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城市旅游汽车推荐会,经专家评议的多种高档最佳旅 游客车有安凯、西沃、北方、桂林大宇、沈飞等5家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的l6种客车产品。 1997年以后,旅游运输企业成为单独的核算单位后,投入效益回报成为旅游客车 关心的首要问题,进口品牌客车的购置费用高、车型过于陈旧等问题暴露出来,中国 的旅游运输市场迫切需要一种造型新颖、价格相对进口车较低,同时性价比又较高的 全新产品来对原来这批进口的日野
4、和北京北方等产品进行替代。 如今,性价比合适的中型旅游客车成为旅游客车市场的新宠,在20世纪90年代, 旅游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十分奢侈的消费形式,旅游团队多为外宾团,政府 公务人员和团队行为较多,那时旅游市场的竞争相对还比较单一,因此旅游运输公司 在选购车型的时候多会考虑以大型旅游车辆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从 1999年开始,旅游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工薪阶层节假日休闲的新方式,随团游、自助 游等多种方式纷纷产生,中等团队增多,不少旅行社为了保证车辆的最大限度使用, 更趋向于选择车长8M作用,座位数在37座左右的中型客车,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 已经成为旅游客车运输市场的一个新宠。 1.2 国内客车底盘总布置的发展及现状 客车制造的核心技术在于底盘技术。国外的客车底盘技术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无 论是四个系统的总体布置,还是具体到每个总成设计都有一个成熟的开发,以及如何 降低底盘的重量和耗材和功能实现最大化方面等都有一套先进的理论。而国内的客车 底盘总布置则比较落后,基本上是借鉴别国已有的技术。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中国 客车底盘制造业随着中国客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