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题 目: 市政交通二氧化碳减排战略研究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一、 课题背景介绍 柴油是交通运输业的主要燃料,汽车尾气中常含有一些有害物质,是导 致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其中,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从世界 范围看,交通运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而且发达国家道路运输业 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 2007 年欧洲运输部长会议 减少运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 ,2003 年,经济合作组织()国家来 自燃油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中,交通运输(包括营业性运输及私人运输)占到 34,其中公路为 23,水路为 2,航空为 6,其他为 3;在全世界范 围,则交通运输占 28,
2、其中公路为 18,水路为 2,航空为 5,其他为 3。 美国运输部发布的2005 年运输统计报告指出,2003 年美国运输部门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1864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当年美国全部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27。在所有运输方式温室气体排放量中,道路运输占 82,其中小汽车占 43、轻型卡车 33,公共汽车 1,其余 23为除轻 型外的各类卡车。 2006 年,日本交通运输部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 25400 万吨,其中,道 路运输部门(全社会)的排放量为 22300 万吨,占交通运输部门总排放量的 88,占日本 2006 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27500 万吨)的 18。 从 1994
3、年到 2004 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4,二 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 年的 83。据国际能源组织统计,2004 年中国石油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 2 8156 亿吨,2005 年我国石油消耗量为 325 亿吨,比 2004 年增长 26, 由此推算 2005 年中国石油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 8371 亿吨,照此推算 2005 年我国营业性道路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部石油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 21,营业性车辆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全社会车辆二氧化碳排放量 18的世界平均水平。 面对这样一个情况, 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使用一些
4、有效手段对市政交通二氧 化碳排放、能源消耗、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地铁替代部分其他交通工具 之后,碳排放、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最新的MOVES运算程序正好可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 供帮助, 本课题将利用 MOVES 运算程序计算比较不同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柴油汽 车、双燃料汽车,轨道交通等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的不同特点。得出各自的能 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 进而计算城市总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 对 “十二五” 期间轨道交通发展等新的发展形势下, 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 的变化规律开展研究,研究提出可以采取的节能和减排措施,得出不同时段城 市公共交通行
5、业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新的预测数据。 为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更加 高效、节能、低碳排放、环境保护的目标提供决策支持。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方法 1、机动车排放测试方法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测试方法主要分为实验室测试和道路测试, 前者包括台 架测试,后者包括隧道实验、遥感测试和车载测试。 A、台架测试 台架测试在实验室中进行,可以控制各种实验条件,可重复性较好,因此 台架测试被认为是最可靠的确定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方法。 被测机动车在底盘测 功机上按照某一设定工况行驶,所排放的污染物被测试系统收集进行测试。台 架测试的主要缺点是系统昂贵,而且每次测试只能获取一辆机动车的排放数 3 据,测试成本较高。 B、隧
6、道实验 隧道实验通过在隧道内外监测污染物的浓度,并根据现场的车流参数,获 得对应车队的平均排放因子。隧道实验简单易操作,测试涉及的车辆样本数较 多, 具有一定代表性, 可用来获取车队平均排放因子。 缺点是受背景浓度影响, 测试精度不高,而且被测车辆的工况单一。公路隧道法是在交通隧道内,通过 监测过往隧道的机动车排入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和隧道内风速等环境和 气象要素,再通过计算得出在固定机动车组成和流量下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其 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扣除隧道外本底的影响, 而隧道内除了机动车行驶所造成的 污染外又没有其他的污染源,在这种情况下,将隧道看成一个理想的圆柱状活 塞, 在一定时间内活塞进出的污染物浓度差与通风量的乘积等于通过隧道的机 动车污染物的总排放物质量。 C、遥感测试 遥感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光学测量手段, 可直接测量行驶中机动车的尾 气排放,已在欧美等国家得到了普遍应用。遥感测试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 一天可测试上万辆机动车,成为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