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及策略研究 院 系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2011 年 9 月 18 日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一)研究目的 2011 年 9 月 14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坚持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十二五”期间,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 到 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6%和 17%,主要 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8%至 10%。
2、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前 我们国家的重要国策之一。2009 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未能达成具有法 律约束力的协议,但这次会议向全世界宣告:低碳经济己成为全球新的增长模式。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向全世界宣告,中国 2020 年单位生产 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到 45。这意味着,中国将以此作为约束 性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体现了一个大国对于国际社会 责任的一种态度。因此,以节能减排、以开发新能源为标志的低碳时代已经到来。 (二)研究意义(二)研究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金融服务要先行。碳金融市场是碳排放权交易及
3、与其相关 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的总称,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 投融资、银行的绿色交易信贷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 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不含台湾)2009 年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 19.12%,排 名全球第一。与此相对应,我国的碳金融市场刚刚起步,国内虽然建立了数家区域 问的碳排放权交易所,进行了有益的试验,但是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构筑我国碳金融 市场体系,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市场化运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目前完整构筑 我国碳金融市场体系还存在着种种制约因素,但是从战略的角度看,研究我国碳金 融市场的发展途径, 无论是从提升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国际碳金
4、融市场中的定价 权和话语权方面,还是在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方面,都 有重要意义。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1.2005年12月召开的国际气候峰会( Clmiate Focus)报告指出, 碳金融是运用各种 金融工具和手段, 使碳减排成为一种商品, 从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项目中产生并 交易 。在2006年世界银行会议上发表的碳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 对碳 金融的概念也进行了相关描述。一方面,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 2012年一些 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至少要比1990年碳排放量减少30%, 那么在全球
5、经济一体化的 背景下, 这将引发一系列贸易竞争问题。另一方面京都议定书允许签约国通过 “灵活机制”来遵守其承诺, 即受这一协议约束的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 家可以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向其他国家购买碳信用来完成其部分减排任务, 同时 这些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即碳金融)和技术也为发展中国家的清洁项目和可持续 发展项目提供更多的支持,从而促使发展中国家最终顺利实现减排的目的。 2.Garcia(加西亚)和Roberts(罗伯茨)在碳金融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市场解 决方案一文中,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碳金融的特征。第一, 它是一个包括两种新型 “商品”的交易市场碳配额及其类似产品(如碳补偿)。第二,
6、 碳金融是与“投 资”密切相关的, 无论是风险资本, 还是长短期的清洁能源资本,“投资”都是碳 金融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第三, 碳金融为私人企业提供一种新的评估生产能力的 标准 , 从而影响他们在碳市场上的投资和交易选择。 (二)国内研究现状(二)国内研究现状 1.在对低碳金融概念的界定方面:申益美在浅析低碳金融发展对策一文中认为 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在本质上都是生态金融,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过程,从根本上 来讲它们旨存解决人类可持续金融发展而提出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 低碳金融是指 以实现金融的 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碳排放权为交易 标的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 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 资、低碳项目开发的直接投融资等金融活动。 2.李拉在中国如何有序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金融中认为中国目前仅在“绿 色信贷”方面有所进展,不仅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和碳交易平台,更没有碳掉期 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