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姓 名名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一、课题的名称、来源一、课题的名称、来源 1.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 ZW-1.34/4-15 氮气压缩机系统设计与三维建模(I) 2.2.课题来源课题来源 生产 科研 教学 其他 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思路与方法方法( (可附页可附页) )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按照压缩气体的原理,压缩机可以 分为容积式和速度式两大类。压缩机用途极为广泛,几乎遍及工农业、交通运输、国防 和生活的各
2、个领域。按照气体被压缩的目的,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压缩气体,将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内能,实现能量转换; 2. 压缩气体,使气体液化; 3. 压缩气体以利于化工合成与气体分离; 4. 输送气体; 对压缩机机进行研究,可以创新压缩机工作原理,改进压缩机结构,使用新的制造 技术,发现新的制造材料,从而提高压缩机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创造新型压缩机,满 足各种生产需求;促进流体机械行业的发展。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压缩机行业在技术和生产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各 类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已基本妥善解决了的高水准基础之上,仍主要围绕提高产品的 寿命和性能两大方面进行工作。
3、计算机在研制中的广泛使用,使数理模型取代了经验凑 试,使研究工作向自动化,最佳化方向发展,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制造成本。在压缩机 性能预测的研究中,实现了对几何特征参数、压缩过程,排气过程、吸气过程、泄露过 程的就算预测,避免了多工况下的实机运转实验,大幅度节约了时间和费用。 我国压缩机制造业在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的基础上,攻克了大量难 关,取得重大突破。许多大型复杂的压缩机已经实现国产化,不少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并出口国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相信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 提高,我国压缩机行业的发展也会更加迅速。 今后压缩机的发展前景不仅仅在于努力提高技术性能指标,
4、更着力于应用先进计算 机技术进行性能模拟和优化设计,促成最佳机型的系列化、通用化、机组化和自动化, 降低生产成本,完善辅助成套设备,扩大应用领域,提高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提高 压缩机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根据生产发展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与新材料,降低制造 成本,降低噪声,排气深度净化。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由课题科目的已知信息,了解压缩机的分类、作用和基本结构,进行课题所研究的 压缩机的总体设计:选择压缩机结构并分析;进行压缩机的热力计算:缺点各级名义压 力、选取并确定各级系数、计算活塞力、确定各级排气温度、计算轴功率并选配电机; 进行压缩机动力计算:计算各级惯性力、各级摩擦力与各级气体力;气缸
5、与机座主要零 件的设计;压缩机滑动密封设计;压缩机气阀选用;压缩机冷却与调节系统的设计;气 体管路设计与管系设备的选取;压缩机系统的三维建模与仿真。 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三、主要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郁永章.活塞压缩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2林梅.活塞式压缩机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3余国宗.化工机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7 4姜培正.流体机械.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5高慎琴.化工机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6郁永章.容积式压缩机技术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李云 姜培正.过程流体机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收集资料,理清思路 压缩机性能参数计算 压缩机各级系数 的选择与计算 压缩机热力计 算 压缩机动力计 算 压缩机主要零件设计 压缩机计算机建模 结构优化 完善压缩机周边系统 压缩机工作仿真,性能检测 编写设计说明 二次结构优化 四、进度四、进度安排安排 五、指导教师意见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六、所在系意见六、所在系意见 负责人签名(签章): 日期: 年 月 日 注:此件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二份,院(部)、指导教师各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