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 基于耐久性设计的水泥混凝土道面超薄罩面修补材料 系别: 材料学院 专业: 道路工程材料 学生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 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近几年来由于环境 恶化,全球环境变暖进程加快,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交替出现,加剧了自然灾害出 现的频率。 我国占大多数的公路是低等级的公路和递交通量、较轻载重的道路,经过长期的使用, 路面基本不稳定,面板断板、接缝破损、表面剥落等病害较多,目前工程界普遍采用整板
2、拆除法和罩面法进行修复。但是对于路面混凝土浅层破坏,如露石、坑洞等局部破坏,整 板拆除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经济的。当混凝土路面达到严重破损程度,其修补难度大,造 成中断通车时间长,因此当混凝土严重破坏时再进行修补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难以 弥补的使用性能劣化。另一方面对于通车道路进行路面修补时,也不允许长时间封闭交通, 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修补路面,养生时间长,早期强度低, 一般需要 57 天才能开放交通。因此,采用超薄水泥混凝土(UTW)修补材料与技术来修 补或更新国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旧混凝土路面,对尽快恢复交通意义深远。综合考 虑上述原因,如何解决整板修补的工
3、程量大、材料浪费等问题,如何降低因普通混凝土养 生时间长造成的时间、经济损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超薄水泥混凝土(UTW) 修复材料与技术的研发问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补技术是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 同程度的损坏后应运而生的。从技术上讲,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质量的关键在于所采 用的修补材料和修补施工工艺。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针对地震及洪涝灾害的特征以及灾后救援与恢复重建对道路工程的特殊要求,自主研 发出具有自流免振、自密性优良、高强高韧,收缩小,后期强度增长稳定,储存时间长, 适应于不同灾损工程的路面及结构物超早强水泥基修补材料,可在简易成型的路基上直接 铺筑;提高施工效率,
4、能够节省时间,为交通武警部队迅速打通生命补给线,最大限度的 减少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同样适于战时抢修等战备工程。 1、超早强水泥基修补砂浆的配合比设计,工作性、力学性、耐久性试验研究。同时研 究矿物掺合料、聚合物对砂浆性能影响。 2、超早强水泥基修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性、力学性、耐久性试验研究。 3、超早强水泥基修补材料微观测试分析。 4、超早强水泥基修补材料修补工艺研究。 三、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 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 第三
5、,做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试验分析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耐久性进行深入研究,如何更好的提高耐久性,达到良好的体积稳定性 四、研究与写作计划: 1、收集资料、准备阶段 2 月 203 月 4 日(第 1 周第 2 周),收集资料,准备开 题; 2.开题翻译阶段 3 月 5 日3 月 25 日(第 3 周第 5 周) 根据任务书,攥写开题报 告,确定试验内容、方案和安排,同时,翻译一篇和论文相关的外文文章,字数不少于 3000 字; 3.试验阶段 3 月 26 日5 月 13 日 (第 6 周第 12
6、 周) 进行论文试验, 迎接中期检查; 写作阶段 5 月 14 日6 月 3 日 (第 13 周第 15 周) 进行数据处理, 指定论文提纲, 攥写论文; 4.修改阶段 6 月 4 日6 月 10 日(第 16 周) 与指导老师交流并对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 见进行修正,并再次与指导老师交流; 5.论文答辩 四、参考文献 1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快速修补材料的研究 林娜 2007 年 5 月 2水泥混凝土路面超薄罩面层的配合比及性能研究 王训锋 2009 年 4 月 3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材料研究 申爱琴 2004 年 12 月 4快速修复水泥混凝土路面超薄层技术的探讨 建筑与工程 2008 年第 3 期 5超薄混凝土罩面层间粘结技术研究 公路交通技术 2010 年 6 月 第 3 期 6 层间粘结机理及聚合物乳液界面剂的研发 山西建筑 2010年4月 第10期 五、指导教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