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综合说明 1.1 工程概况 河桥水电站工程位于大通河永登县河桥镇南关村河段,是山水轮泵站改造的引水式发 电站,无坝取水,装机容量 1280kw。2001 年经永登县计划委员会批准,修建了引水枢纽, 增设 500kw2 发电机组及其发电厂房,改造后的电站总装机容量 2280kw。 限于当时资金筹措条件,原水轮泵改装的电站发电设施以及动力渠、尾水渠、泄水渠 等主要建筑物均未改动。运行中暴露出以下问题: (1)原水轮泵改装的发电机组水轮机老化、机型属淘汰产品,水轮机易损件市场无货, 更换困难。运行申水轮机窜轴、水封漏水,机组震动大,多次调试因主要部件磨损过大而 无明显好转。水轮泵水机性能与
2、发电机专用水机性能原本差异很大加之上述机械故障,造 成发电效率低下,目前实际出力不及设计出力时 40%,且难于稳定运行。 (2)动力渠及输水系统与水电站发电功能不匹配。动力渠线路长度 887m 纵坡 1/380 且 末衬砌水头损失大。尾水渠线路长度 440m、纵坡 1/880、未衬砌,水头损失亦大。 (3)前池为两座分立厂房机组共用,受水流条件所限,通往原水轮泵站改装机组的流 道过流能力不满足电站用水需要。 经过改造,水电站设计流量 105m 3 /s,电站总装机容量 5465kw,年发电量 2403 万度, 年利用小时 4397h。其中,新增装机容量 4465kw,年发电量 1803 万度,
3、总投资 3199.03 万,单位装机投资 7165 元/kw,单位电能投资 1.771 元/度。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 分及洪水标准有关规定,河桥水电站工程为 V 等小(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及次要建筑 物均按 5 级设计。 引水枢纽防洪标准:10 年一遇洪水设计,20 年一遇洪水校核。(原设计标准,己批)。 厂房防洪标准:洪水设计 30 年一遇,洪峰流量 1630m 3 /s,校核洪水 50 年一遇,洪峰流量 18l0m 3 /s。根据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R18306-2001),工程区 50 年超越概率 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训度
4、),地震动反映谱特 征周期为 0.45s。 河桥水电站列入了大通河永登县连城河段水力资源开发规划中, 工程增容改造没有改 2 变梯级开发格局,不涉及第三者权益,经济指标良好,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1.2 水文 1.21 气象 大通河流域深居西北内陆,气候受东南海洋季风的影响和蒙古高压的控制,具有冬长 暑短、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年降水少、蒸发量大、垂直分布明显和昼夜温差大的大陆 性气候特点。流域上游为祁连山中段,下游为祁连山东段,降水随高程的增加而递增的特 点比较明显,气候要素随海拔高程变化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愈向上游冰冻期愈长,气温 也低,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少。中下游降水集中在汛期,59 月
5、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 量的 80左右,上游在 9 月下旬至翌年 6 月上旬基本上为降雪天气。 河桥水电站的工程地段气象可以连城水文站和红杏气象站气象资料为代表,由此可 见多年平均气温 8.0,极端最高气温 35.8,极端最低气温-20.6,年降水量 420.4mm, 年蒸发量 1559.4mm,平均风速 1.5m/s,最大风速 14m/s,最大冻土深度为 80 ,最大积 雪深度为 9 1.2.2 年径流 河桥水电站距上游的连城水文站约 14.0km,距下游的享堂水文站约 24.0km,连 城、享堂水文站是河桥水电站水文分析计算的主要依据站。连城水文站共有 19541957、 19682001
6、年 38 年完整但不连续的实测径流资料。享堂站具有 19502001 年 52 年年径 流系列,且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因此选用享堂站为参证站进行插补延长。经计算相关系数 r=0.924,关系良好,利用享堂站还原后的径流系列将连城站还原后的径流系列插补延长 至 19502001 年共 52 年天然径流系列。 大通河流域青海省境内(天堂寺以上)年均灌溉引用水量 1.23m3/s, 自九十年代以来随 着工农业的不段发展用水量有逐渐加大趋势,因此连城站、享堂站以上灌溉引用流量 1979 年以前用水文局调查成果,19801989 年按 1979 年引用流量考虑,1990 年以后逐年略加 大进行还原。另外连城、享堂站 1995 年以后考虑了引大管理局提供的引大入秦灌溉工程 的引水流量。 由连城站于享堂站年平均流量统计参数按流域面积直线内插得河桥水电站径流成果 为 Q0=89.9m3/s,年径流量 28.4 亿 m3,CV=0.19,CS=2.0CV.见表 121、122。 3 表表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