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

    • 资源ID:1438863       资源大小:450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

    1、 i 国阳一矿国阳一矿南条带南条带 15#15#煤煤四采区四采区设计设计 摘摘 要要 本矿井地表地势属低山和中高山地形,最高处1125m,低处为605m,区内山顶多 为黄土复盖,山坡及沟谷两侧,岩层出露良好。根据开拓开采设计确定,该矿井采用 主副立井上下山开拓。 本矿井的瓦斯含量大,属于高瓦斯矿井,为了满足矿井通风,全矿采用两翼对 角式通风。同时考虑到井田走向较长,为了减少通风阻力,我们设计的大巷的地断 面面积较大,以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 依据地质资料知,四采区煤层平均厚度为 7.12 米,采区较规整,厚度变化不大, 因此四采区设计的主要原则是: (1)按综采低位放顶煤采区设计。 (2)遵循综

    2、放工作面开采特点,简化采区巷道布置,力求施工简单易行。 (3)采区准备巷见 15#煤后,均沿 15#煤层顶板布置,给开采后的通风密闭工作创 造条件。 (4)工作面采长及走向尽可能适应高产高效的要求。 采区设计的主要特点 (1)本采区巷道布置简单。 (2)工作面巷道布置采用一进一回、内错尾巷、走向高抽巷布置形式,为高产高 效创造了条件。 (3)工作面顺槽与采区回风巷立交处采用立式风桥,便于通风管理及施工组织。 (4)便于采区和工作面接替,有利于采空区侧巷道的施工。 关键词:矿井开拓;采区巷道;采区通风;安全防护 i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矿井概况 . 1 第一节 矿井基本概况 1 一、矿井开采井

    3、田范围 1 二、井田地层情况、煤层赋存、储量、主要地质构造、工业广场 1 三、水文地质情况 6 四、矿井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 6 五、矿井相邻关系情况等基础资料 7 第二节 矿井开拓概况 7 一、矿井开拓方式 7 二、井田内划分开采水平数目及标高 8 三、大巷布置方式 8 四、井底车场形式、通过能力确定 8 五、矿井通风方法,通风系统等 9 第二章 采区基本开采条件 10 第一节 采区基本条件 10 一、 采区开采范围,四邻关系及开采情况 10 二、采区储量 10 三、采区生产能力,服务年限计算确定 10 第二节 采区开采煤层条件 12 一、采区内煤层赋存特征 12 二、采区内主要地质状况,以

    4、及对采区设计影响 12 三、煤质状况 13 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 . 15 iii 第一节 采区上山布置方案 15 一、巷道布置方案选择 15 二、回采工作面布置 17 第二节 采区主要生产系统 18 一、回采工作面 18 二、掘进工作面 18 第三节 采区开采顺序 19 第四章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及劳动组织 . 20 第一节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艺 20 一、本采区选用采煤方法 20 二、工作面设备选型 20 三、进行工作面采煤机进刀方式选择,及工作面支护阻力的确定 24 第二节 工作面劳动组织 25 一、劳动组织表 25 二、确定工作面循环方式,作业形式,进行采煤工作面循环图表编绘 26 第三

    5、节 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 第五章 采区通风与安全 . 29 第一节 采区通风方式及系统 29 第二节 采区风量的计算及分配 29 第三节 采区总风压及等积孔的计算 32 一、采区负压 32 二、等积孔 33 第二节 安全通风措施 33 一、安全措施 33 二、减少摩擦阻力措施 34 iv 第六章 安全技术措施 . 35 第一节 预防瓦斯与煤尘爆炸措施 35 一、防瓦斯措施 35 二、防煤尘措施 37 三、控制爆炸传播的措施 38 第二节 预防水灾措施 38 第三节 预防火灾措施 39 第四节 其它措施 40 一、 顶板管理措施 40 二 、落煤与放煤措施 41 三、 移架及移溜措施 4

    6、2 四、 通风管理措施 42 五、避灾路线 44 六 、防排水措施 44 七、其它 44 参考文献 . 45 致 谢 . 46 1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第一节第一节 矿井基本概况矿井基本概况 一、一、矿井开采井田范围矿井开采井田范围 一矿位于阳泉市西北部和盂县东南部,落雁垴庙梁分水岭便是阳泉市、盂县 在井田内的行政分界线,井田西南部、南部和东部分别为阳泉市旧街、辛兴及平坦乡 管辖;西北部、北部分别归盂县的南娄、路家村及阳泉市的燕龛乡和荫营镇管辖。 二、二、井田地层井田地层情况、煤层赋存、储量、主要地质构造情况、煤层赋存、储量、主要地质构造、工业广场、工业广场 (一)地层情况 本井田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即为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太原组含煤性 最好、其次为山西组,本溪组含煤性最差。太原组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连续沉 积于本溪组地层之上。 全组厚度 90130m, 平均 121.82m, 由灰色、 深灰色砂质泥岩、 泥岩,灰白色细中粒砂岩,深灰色石灰岩和煤组成。有三层石灰岩,是本


    注意事项

    本文(矿井通风与安全毕业设计)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