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目录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概述 3 1、定义.3 2、特点.3 3、发展历史3 4、应用.4 二、熔模铸造工艺设计 5 1、零件图 .5 2、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5 3、确定工艺方案和工艺参数 .6 4、设计浇注系统.9 5、绘制铸件图 12 三、压型设计 13 1、压型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参数选取. 13 2、成型部分形体结构部分设计 14 3、压型工作图设计 . 17 4、压型图 . 20 四、熔模的制造 22 1、模料的选取 22 2、模料的配制 23 3、制熔模 . 23 4、制模组 . 24 5、模组的除油和脱脂 26 五、型壳的制造 27 1、制造型壳用的材
2、料 27 2、涂料的配制 28 3、涂挂涂料及撒砂 . 32 4、型壳的干燥和硬化 32 六、脱蜡与焙烧 34 1、脱蜡. 34 2、脱蜡的工艺过程 . 34 毕业设计说明书 2 3、模料的回收处理 . 34 4、焙烧. 35 七、熔炼与浇注 36 1、黄铜的特性 36 2、黄铜的牌号选用 . 37 3、锰黄铜的熔炼准备 37 4、中间合金 38 5、熔剂. 39 6、配料. 39 7、熔炼工艺 40 8、浇注. 41 八、铸件的后处理 42 1、熔模铸件清理. 42 2、从铸件和金属浇注系统上清除新型壳 42 3、铸件上残留耐火材料的清除 42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5 毕业设计说明书 3
3、 一、概述 1、定义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通常是在蜡模表面涂上数层耐火材料,待其硬化干燥后, 将其中的蜡模熔去而制成型壳,再经过焙烧,然后进行浇注,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由 于获得的铸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故又称“熔模精密铸造“。 2、特点 1)铸件尺寸精确 一般可达 CT4-6 2)可铸造形状复杂的铸件,特别可以铸造高温合金铸件 3)不受铸件材料的限制 4)铸件尺寸不能太大,重量也有限 5)工艺过程复杂、工序繁多,使生产过程控制难度大增 6)铸件冷却速度慢,铸件晶粒粗大 压制熔模时,采用型腔表面光洁度高的压型,因此,熔模的表面光洁度也比较高。此 外,型壳由耐高温的特殊粘结剂
4、和耐火材料配制成的耐火涂料涂挂在熔模上而制成,与熔 融金属直接接触的型腔内表面光洁度高。 所以, 熔模铸件的表面光洁度比一般铸造件的高, 一般可达 Ra.1.63.2m。 熔模铸造最大的优点就是由于熔模铸件有着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所以可减 少机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较高的部位留少许加工余量即可,甚至某些铸件只留 打磨、抛光余量,不必机械加工即可使用。由此可见,采用熔模铸造方法可大量节省机床 设备和加工工时,大幅度节约金属原材料。 3、发展历史 熔模铸造又称失腊法。失腊法是用腊制作所要铸成器物的模子,然后在腊模上涂以泥 浆,这就是泥模。泥模晾干后,在焙烧成陶模。一经焙烧,腊模全部熔
5、化流失,只剩陶模。 一般制泥模时就留下了浇注口,再从浇注口灌入铜液,冷却后,所需的器物就制成了。 我国的失腊法至迟起源于春秋时期。河南淅川下寺 2 号楚墓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铜禁是 迄今所知的最早的失腊法铸件。 此铜禁四边及侧面均饰透雕云纹, 四周有十二个立雕伏兽, 体下共有十个立雕状的兽足。透雕纹饰繁复多变,外形华丽而庄重,反映出春秋中期我国 毕业设计说明书 4 的失腊法已经比较成熟。战国、秦汉以后,失腊法更为流行,尤其是隋唐至明、清期间, 铸造青铜器采用的多是失腊法。 失腊法一般用于制作小型铸件。用这种方法铸出的铜器既无范痕,又无垫片的痕迹, 用它铸造镂空的器物更佳。中国传统的熔模铸造技术对世
6、界的冶金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现 代工业的熔模精密铸造,就是从传统的失腊法发展而来的。虽然无论在所用腊料、制模、 造型材料、工艺方法等方面,它们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工艺原理是一致的。四十 年代中期,美国工程师奥斯汀创立以他命名的现代熔模精密铸造技术时,曾从中国传统失 蜡法得到启示。1955 年奥斯汀实验室提出首创失蜡法的呈请,日本学者鹿取一男根据中国 和日本历史上使用失蜡法的事实表示异议,最后取得了胜诉。 4 4、应用、应用 可用熔模铸造生产的合金种类有碳素钢、合金钢、耐热合金、不锈钢、精密合金、永 磁合金、轴承合金、铜合金、铝合金、钛合金和球墨铸铁等。 早在春秋时期熔模铸造就已被应用,延伸至战国、秦汉以后,其更为流行,尤其是 隋唐至明、清期间,铸造青铜器采用的多是熔模铸造。现代熔模铸造技术主要应用于 航空制造业、机械制造、电子、石油、化工、核能、交通运输、纺织、医疗器械、泵、阀 等制造工业中,在艺术品铸造业中,熔模铸造也是传布的很广的。 毕业设计说明书 5 二、熔模铸造工艺设计 1、 零件图 图 2-1 为 零件图,材料:锰黄铜,牌号:ZCuZn40Mn2 ;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