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市第十一中学市第十一中学 5#教学楼教学楼工程工程计算书计算书 摘 要 此次设计主要对框架结构中 9轴横向框架进行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和结构计算。在 确定框架结构的承重方案及计算简图之后,首先计算框架结构的层间荷载代表值,利用 顶点位移法求出横向框架的自振周期,并使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横 向框架的层间剪力,进而求出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弯矩、剪力和轴 力) ;其次,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对在竖向荷载(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 内力(弯矩、剪力和轴力) ;再次,采用 D 值法计算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 (弯矩、剪力和轴力) ;最后,对在水平和竖向荷载
2、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进行组合, 找出一组或几组最不利的内力组合,并按最不利组合进行截面设计及配筋计算。另外, 还对框架结构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梯和基础进行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 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设计,内力计算,配筋 2 目目 录录 前言前言 . 1 绪论绪论 . 4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 5 2.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 5 2.1 建筑总平面设计. 5 2.2 建筑方案设计 . 6 2.3 建筑平面设计 . 6 2.4 建筑立面设计 . 6 2.5 建筑剖面设计 . 6 3.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 7 3.1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7 3.2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 7 3.2
3、.1结构平面布置图. 7 3.2.2框架梁截面尺寸初估 8 3.2.3框架柱截面初估. 9 3.2.4 楼板设计.10 3.3 恒荷载计算 . 10 3.3.1 楼板类型及选择 . 11 3.4 层间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2 3.4.1 第一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12 3.4.2 第二到四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4 3.4.3 第五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16 3.4.4 计算结果.18 3.5 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 18 3.5.1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19 3.5.2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19 3.5.3 地震影响系数 20 3.5.4 各层位移计算 20 3.
4、5.5 内力计算.21 3.6 横向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及内力计算 25 3.6.1 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26 3.6.2 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32 3.6.3 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6 3.6.4 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1 3.7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 44 3.7.1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44 3.7.2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44 3.7.3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45 3.7.4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46 3.7.5 柱端弯矩及剪力计
5、算.48 3.7.6 梁端弯矩及剪力计算.48 续表3.23 49 3.7.7 柱轴力计算 49 3.7.8 绘制内力图 49 3.8 荷载效应组合 . 52 3 3.8.1 框架梁BC梁端弯矩调幅及内力 . 53 3.8.2 框架梁CD梁端弯矩调幅及内力. 54 3.8.3 柱B内力 55 3.8.4 柱C内力 56 3.8.5 内力组合 57 3.9 主梁承载力计算 .61 3.9.1 确定翼缘宽度 61 3.9.2 各种材料及系数确定 61 3.9.3 判断主梁截面类型. 62 3.9.4 主梁配筋计算 62 续表3.33 63 3.9.5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3 3.9.6 主梁斜
6、截面承载力. 63 3.10 柱截面配筋计算 .64 3.10.1 第一层框架C柱正截面. 65 3.10.2 第一层框架B柱斜截面 . 67 3.10.3 第一层框架C柱斜截面. 68 3.11 楼板配筋计算68 3.11.1 A区格板配筋计算. 69 3.11.2 B区格板配筋计算 69 3.12 基础设计 70 3.12.1地基处理 . 70 3.12.2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 70 3.12.3 加权平均重度计算 71 3.12.4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71 3.12.5 B轴柱下独立基础尺寸 . 71 2.12.6 柱下独立基础冲切验算 72 3.12.7 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 73 3.12.8 内柱下二柱联合基础尺寸. 75 3.12.9 内柱下基础抗冲切验算及基础高度 . 75 3.12.10 内柱下基础配筋计算 76 3.12.11 地梁设计. . 77 3.12.12 地基沉降量验算. 78 3.13 一层楼梯设计 .78 3.13.1 梯段板的设计 . 78 3.13.2 平台板的设计 . 79 3.13.3平台梁设计 . 80 致谢致谢 . 82 参考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