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目录 引言 . 1 1 流程的说明 2 1.1 几种流程的比较 . 2 1.2 流程的确定 2 2 填料的选择 2 2.1 填料的类型 2 2.2 填料材质: 3 2.3 填料的的选择 3 3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4 3.1 基础物性数据 4 3.1.1 液相物性数据 . 4 3.1.2 气相物性数据 . 4 3.1.3 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 . 4 3.2 物料衡算 . 5 3.3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5 3.3.1 塔径的计算 5 3.3.2 泛点率校核和填料规格 . 7 3.3.3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7 3.4 填料层高度计算 . 8 3.4.1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8 3.4.2 传
2、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8 3.4.3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0 3.5 填料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10 3.6 填料层压降P 的计算 . 10 3.7 泛点率 . 11 4 辅助设备的选用 . 12 4.1 填料支承装置 12 4.2 液体喷淋装置 12 4.3 液体再分布装置 . 12 4.4 塔顶除雾沫器 12 5 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 13 5.1 吸收塔主要接管的尺寸计算 . 13 5.2 离心泵的计算与选择 14 5.3 风机的选择 15 设计结果列表 16 设计结果的讨论和说明 18 参考文献 19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 引言引言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我们综
3、合运用本门课程及 有关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 它也起着培 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决策,即自己确定方案,选择 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 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所以,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独立工作能力的 有益实践。 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用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要求设计包括塔径、填 料塔高度、塔管的尺寸等,需要通过物料衡算得到所需要的基础数据,然后进行 所需尺寸的计算得到各种设计参数,为图的绘制打基础,提供数据参考。 化工
4、原理课程设计 2 1 流程的说明流程的说明 1.1 几种流程的比较几种流程的比较 吸收装置的流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逆流操作: 定义:气相自塔底进入由塔顶排出,液相自塔顶进入由塔底排出的操作。 特点:传质平均推动力大,传质速率快,分离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 适用情况:工业生产中多采用逆流操作。 (2) 并流操作: 定义:气液两相均从塔顶流向塔底的操作。 特点:系统不受液流限制,可提高操作气速,以提高生产能力。 适用情况:当吸收过程的平衡曲线较平坦时,流向对推动力影响不大; 易溶气体的吸收或处 理的气体不需吸收很完全;吸收剂用量特别大,逆流操作易引起液泛。 (3) 吸收剂部分再循环操作: 定义: 在逆流操作系统中, 用泵将吸收塔排出液体的一部分冷却后与补充的新鲜吸收剂一同 送回塔内的操作。 适用情况:当吸收剂用量较小,为提高塔的液体喷淋密度;对于非等温吸收过程,为控制塔 内的温升,需取出一部分热量。该过程特别适宜于相平衡常数 m 值很小的情况,通过吸收 液部分再循环,提高吸收剂的使用效率。应予以指出,吸收及部分再循环操作较逆流操作的 平均推动力要低,且需设置循环泵,操作费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