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语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报告 题 目 学 号 姓 名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问题描述:问题描述:通过查找资料以及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运用 C 语言编 程课本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计算器软件,并要求能够实现加减乘 除功能;要求单字符输入即输入的数字或符号不需要按回车键具有 一定的容错能力按回车键或等号键则显示计算结果。通过课程设 计,初步锻炼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研 发调试程序的能力,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以及良好 的编程风格,培养在软件开发中相互合作的团队意识。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计算器软件 1) 能够实现加减乘除功能; 2)
2、要求单字符输入,即输入的数字或符号不需要按回车键; 3) 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 4) 按回车键或等号键则显示计算结果。 系统分析和设计:系统分析和设计: 1) 刚启动计算器时的状态: 开始计算按键开始键 “ON” ; 清零: 计算器刚启动时,或者任何时候键入了清零键,计算器所处得状态。 2)一个操作数:输入了一个操作数时计算器所处的状态,如键 入“2”后的状态,此时操作数为“2” ,或者依次键入“3” , “4”后 的状态,此时操作数为“34” 。 3)运算结果:键入了“=”键后计算器所处的状态,如依次键入 “3+5=”之后计算器的状态。在此时状态如果输入数字, 输入数字将 作为第一个操作数,
3、开始一次新的计算。 4) 一个操作数和一个两元符号:输入了一个操作数和加减乘除 中的一个键后计算器状态,如依次输入“2+”或“31*5=/“之后计算器 的状态。 5)操作数两元符操作数:输入了一个操作数,一个加减乘除符 号和另一个操作数后所处的状态,如依次输入“30/4”或“3+5=/” 后的计算器状态。 6)操作数两元符运算结果:输入了一个操作数,一个加减乘除 符号和另一个操作数后紧接着键入开方键计算器所处的状态。 7)错误:执行非法计算后计算器所处的状态。如执行/0 计算或 者对负数的开方计算后的状态,比如 7/0 计算后的结果是“0 不能做 除数” 。 结构图:结构图: 准备 显示 输入
4、 接收数据 是否能显示结果 结束 流程图流程图 根据提示选择是否开始 根据提示计算的题目数 进行答题 统计结果给出正确答案 2、进入第一步出现如下信息: 开始测试?(输入 y 开始,输入 n 退出) 选择 y 后,进入第二步。 用户输入要练习的题数。 第三步:输出算术式子 用户输入结果进行测试。 第四步:输出测试结果 屏幕显示出本次测试的基本情况。 2.22.2、部分模块流程图、部分模块流程图 用 goto 语句实现是否循环 开始 定义整型,浮点型数据 依次输入运算数和运算符,数组等 复 合 运 算 加减乘除复 合运算 判断是哪种运算方式 简单运算 乘 除 先 运 算 得 出 结 果 加 减 后 运 算 得 出 结 果 括 号 内 平 方 开 方 先 运 算 后 乘 除 加 减 括 号 外 依 次 乘 除 后 加 减 运 算 输出测试相关结果 函数调用实现是否循环 程序清单程序清单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ouble jisuan(char a) int i=1,j,k,m,cnt=0,t1=0,t2=0,t3=0; c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