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 1.1.1 研究背景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 济归根到底就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现代经济。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做到诚 实守信能够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 另一方面,企业对外提供信用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实 力。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竞争的同益加剧,信用销售已 成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重要手段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信用销售已经在我国各 个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绝大多数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如
2、纺织、机械、医药保健品 等行业, 信用销售方式完成的交易额已达60至90的比例。 但是收益总是与风险并存, 一旦企业进行了信用销售,就会面临来自于客户的信用风险,风险一旦发生,会造成企 业应收账款的居高不下,流动资金的周转不灵,最终导致企业亏损甚至倒闭。因此,信 用销售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加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所以,企业信用 管理就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作为指导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政策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然而, 企业信用管理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企业存在着盲目制定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不完整、执行信用政策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信用管理
3、不能 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选择企业信用政策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为 了呼吁企业管理者重视企业的信用管理,同时为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方法, 通过对企业信用政策的分析,针对我国企业信用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企业信用政 策的可行性的建议。 1.1.2 选题意义 信用经济是高度市场化带来的,以信用作为交易链接的一种经济形态,是市场经济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信用管理是西方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关于 企业信用管理理论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具备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体系。这与目前中国国内 企业信用管理处于探索阶段的现状形成强烈对比。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经济得到 高速发展,
4、西方观察家分析,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地区经济差异等因素,中国 将在未来几年全面进入信用经济时代。因此,在借鉴西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 中国国情,建立中国企业自己的信用管理方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而在信用管理整个流程体系中,信用政策的制定是企业信用管理必不可少且又有强 有力的理论支持,从而使之成为企业进行信用管理的方针和指导,是研究的理论意义所 在。对企业信用管理政策制定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于目前迅速发展的中国经 济和企业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企业存在着高坏账率、高应收账 款率的状况,大量企业因此而破产倒闭。这一
5、现状在美国业界受到高度重视。各个企业 开始着手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成立信用管理部门、规范赊销行为及控制赊销风险。一系 列措施实施后,不到5年的时间里,美国企业的平均坏账率和应收账款率都出现大幅下 降,使得美国经济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都呈现出良好的势态。西方国家的经济崛起可以说 离不开信用经济发展,西方理论界为此付出长达百年的努力。即便如此,信用风险仍如 海啸般,瞬间侵吞美国经济,并迅速影响了全球经济。由此可见,在信用管理实证研究 这条道路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需要走的路都还很长。 对比我国的信用现状,结果更令人担忧。以信用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良好的信用 环境是信用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方面
6、,信用体系极不完善。在经济活动中,无论是消费 者还是企业信用状况都存在严重的失信现象,企业间的交易往来,沿用传统的口头承诺 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失信总成本远远低于失信总收益,人们 受到利益的驱使而失信,而这种状况的发展,必然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由此可见,信用管理是一把双仞剑,企业管理得好,就会带来除销售收益以外的额 外收益;企业如果管理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甚至以倒闭破产而告终。因此, 通过做好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定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信用政策对企业的成长发展具有重 要的实践意义。 信用管理工作在国外通常被视为一个企业的生命,一个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制 和政策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信用管理是现代公司 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信用政策则是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核心。 1.2 文献综述 企业的信用政策制定是在企业已经识别信用交易所带来的赊销风险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在政策制定前,需要对赊销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信用风险可以理解为客户所欠金 额得不到支付的可能性。随着对信用风险意识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