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仰恩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课题设计报告 - 1 - C+语言程序设计 课题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 学生信息查询系统 仰恩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课题设计报告 - 2 - 一、 课程序设计目的(根据情况写) (1)了解数据的处理,了解基本的程序控制语句,了解表达式和运算符 的使用; (2)了解函数的定义及其调用(如传值、引用、嵌套、递归的调用) ,了 解函数变量作用域与其存储类型; (3)学会构造数据类型(如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及预编处理,熟练掌 握指针的使用,理清指针与指针变量的区别,了解指针与数组及指针与函数的内 在联系,熟练掌握指向结构体指针的使用。 (4)以学生信息管理为应用背景,建立学生信
2、息管理程序。程序实现对 学生信息的增加、查询、删除、排序、显示、修改几项功能。用函数分别实现动 态链表的创建,节点的查找、删除、修改,节点的排序,动态链表输出功能。并 且学会使用文件的保存,使用指针作函数形参,主函数分别调用各函数。 二、 开发环境 (1)系统环境:Windows XP,Windows 7 (2)编程环境:Visual C+.NET,Visual C+ 6.x,Visual Studio 2005,Visual Studio 2010.等。 三、 实现过程 (1) C+编程基础知识介绍 输入:用来在程序执行期间给变量输入数据;一般格式 C+程程 源程序文件源程序文件1 源程序文
3、件源程序文件2 源程序文件源程序文件3 编译预处理命令编译预处理命令 全局变量声明全局变量声明 函数函数1 函数函数n 函数首部函数首部 函数体函数体 局部变量声明局部变量声明 执行语句执行语句 仰恩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课题设计报告 - 3 - cin变量名 1变量名 2变量名 n; “”称为提取运算符 输出:实现将数据输出到显示器的操作;一般格式:coutp 的平均 p,q 数 据 交换 p,q数 据不交 换 p numa; for(int i=1;itemp.num; if(temp.numtemp.cj.yingyu; if(p=NULL) 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数据 p=top= (st
4、ruct stu*)malloc(sizeof(struct stu); 分配内存空间 *top=temp; 直接给地址 显示所 有学生 信息 系 统 中 是 否 存 在 信 息 储 存 输出全部信息 进行数据输入,在输出全部 信息 判断 否 是 仰恩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课题设计报告 - 10 - else p-next=(struct stu*)malloc(sizeof(struct stu); 增加链表 *p-next=temp; p=p-next; p-next=NULL; coutnum; p=top; q=top-next; if (p -num = num) 对应学号 fr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