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 1 技术要求 1 2 基本原理 1 2.1 AT89C51 单片机 . 1 2.2 发光二极管 . 1 2.3 数码管 . 2 3 设计方案及功能分析 2 3.1 方案一 2 3.1.1 设计总体框图 . 2 3.1.2 电路原理说明 . 3 3.2 方案二 3 3.2.1 设计总体框图 . 3 3.2.2 电路原理说明 . 4 4 实现方案 4 4.1 设计总体框图 . 4 4.2 电路原理说明 . 6 4.3 实验现象说明 . 6 5 结论 6 6 心得体会 6 7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1 方案一 8 1.1 方案一的硬件原理图 8 1.2 方案一的软件程序 9 2 方案二 .
2、12 2.1 方案二的硬件原理图 . 12 2.2 方案二的软件程序 . 13 3 实现方案 . 16 3.1 实现方案的硬件原理图 . 16 3.2 实现方案的软件程序 . 17 1 模拟交通指示灯的控制 1 技术要求 1)采用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2)每个方向具有左拐、直行及行人 3 种通行指示灯。 3) 每个方向的指示灯按照要求点亮不同的时间,前行指示灯点亮 10 秒熄灭,接着暂停 指示灯点亮 2 秒熄灭,然后左拐指示灯点亮 8 秒熄灭,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循。 4)当向东方向的前行指示灯点亮的时候,向南方向的前行指示灯熄灭,暂停指示灯和左 拐指示灯分别点亮。 5)当向南方向的前行指示灯点亮
3、的时候,向东方向的前行指示灯熄灭,暂停指示灯和左 拐指示灯点亮。 补充要求: 6)计时牌显示路口通行转换剩余时间。 7)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由行人手动实现对面路口车辆禁行而行人通行状态。 2 基本原理 2.1 AT89C51 单片机 AT89C51 是一种带 4K 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低电压,高性能 CMOS8 位微处 理器,俗称单片机。 P0 口为一个 8 位漏级开路双向 I/O 口,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2 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3 口管脚是 8 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 向 I/O 口。其中的一些特殊功能口:P3.2
4、 /INT0(外部中断 0), P3.3 /INT1(外部中 断 1), P3.4 T0(记时器 0 外部输入), P3.5 T1(记时器 1 外部输入)。 2.2 发光二极管 LED 是英文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 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 2 2.3 数码管 通过其电平的高低来控制数码管的高低位工作。 3 设计方案及功能分析 3.1 方案一 方案一核心思想是基于延时和中断的程序实现三种灯的循环点亮。 3.1.1 设计总体框图 方案一主程序流程图,如图 1 所示;方案一中断程序流程图,如图 2。. 初始化 INTO 是 否 为低电平 东向黄灯,南 向绿灯,亮 3 秒。 否 是 INT1 是 否 为低电平 结束 初始化 东向绿灯,南 向黄灯,亮 3 秒。 结束 否 是 图1方案一主程序流程图 图 2 方案一中断流程图 初始化 开始 东向绿灯,南向 黄灯,亮 2 秒。 东向绿灯,南向 红灯,亮 8 秒。 南向绿灯,东向 黄灯,亮 2 秒。 南向绿灯,东向 黄灯,亮 8 秒。 3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