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 科 数 据 库 课 程 设 计(论文) 题 目:员工基本信息管理 目 录 第一章:系统调研及可行性分析 1.1:系统调研 1.2:技术可行性分析 1.3:可行性分析概述 第二章:需求及总体设计 2.1:系统需求分析 2.2: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第三章 :概念结构设计 3.1:画出系统的 E-R 图 3.2:通过 E-R 图得到对应的关系模型 3.3:画出表结构 第四章: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关键代码和主要界面 4.1: 系统登陆模块的实现 4.2:员工信息管理模块实现 4.2.1:员工信息删除模块实现 4.2.2:员工信息添加模块实现 4.2.3:员工信息修改模块实现 4.2.4:员工信
2、息查询浏览模块实现 第五章:结论 第一章:系统调研及可行性分析 1.1 系统调研 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明确用户的要求,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确认系统的开发 是否可行。 (2)提出新系统的人员并不都是系统研究人员,有些人对于其功能和处理 数据的方法没有明确的认识。它们只是根据自己业务工作的需要提出了要求,系 统开发人员要对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确认用户的要求可以通过现有的计算 机技术实现,保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用户提出的要求相吻合。 (3)公司的现行系统可能是手工系统,也可能是使用和计算机的系统,无 论是何种
3、情况,都要详细地调查现行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具体情况,系统内部功能 结构,以便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好的新系统逻辑模型,为新系统的设计工作打好 基础,保证整个系统开发的质量。 总之,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 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 却失败的悲剧发生。 1.2 可行性分析概述 可行性分析是在用户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 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 行、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 分析。 可行性分析一般可定义为:可行
4、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 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 否可行。 (1)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系统目标可行性分析: 分析新系统的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可行性分析: 社会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符合国家法律、下策,是 否能够与社会大系统实现良好的对接。 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根据新系统的目标来衡量是否具备所需要的技术,包括系 统开发人员数量和水平,硬件方面,软件方面及其它应用技术。 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开发新系统所投入的资金与系统投入使用后所带 来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确认新系统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管理可行性分析: 管理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现行的管理体制和企业领导是否具有现代 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1.3 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 统;新系统开发人员的数量和水平,即人力资源;硬件和软件资源。 (1)技术支持: 首先根据新系统的目标,考虑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