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任任 务务 书书 题目 学生补考管理系统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学习完“信 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通过课程设计, 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进一步了解系统的构成及技术特 点,掌握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以及程序设计能力,掌握从事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 所必需的调查、获取、分析、表达信息的基本技能,进而把学生培养成 为既能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管理,又能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和 信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
2、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一)系统概述(系统开发的背景、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可行性 分析) (二)系统分析(现行系统分析、拟建新系统分析) (三)系统设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四)系统实施(技术方案、系统测试) (五)系统评价 三、基本要求:每人用大约 40 学时的时间,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步骤。完成本 课程设计之后,提交一套下列技术成果: (一)系统分析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 现行系统分析:1、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用系统流程图描述,并 加以文字说明) ;2、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及过程规格说 明) ;3、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及
3、其改进意见。 拟建新系统分析:1、系统的功能要求(可用文字逐项定性和定量 地说明对软件所提出的功能要求) ;2、新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3、系 统的逻辑模型的建立(包括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图) 、数据字典和 过程规格说明) 。 (二)系统设计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 总体设计:1、系统目标设计;2、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3、系统 的功能结构设计;4、系统信息处理流程设计。 详细设计:1、代码设计 2、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需求分析、数 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等) ; 3、 系统人机界面设计; 4、 输出设计;5、输入设计等。 (三)系统实现及测试 1、源程序代码清单(可选
4、) ;2、模拟运行数据;3、测试说明。 (四)系统使用及维护 1、系统使用说明书;2、应用现状或前景。 成果提交形式:打印、电子文档各 1 份。 四、主要参考资料: 1 耿骞,袁名敦,肖明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 2 向阳.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甘仞初.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其他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教材,软件开发工具方面教材(VB、 VC、VFP、PB、JAVA 等) 完成期限:自 2008 年 12 月 29 日 至 2009 年 1 月 2 日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课程设计专用纸课程设计专用纸 成绩 课程名称 信息系统分与设计 指导教师 0000 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信管052班 学生姓名 0000 学号 20050802000 设计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