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居民环环保行为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农村居民环环保行为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摘要摘要 工业化的发展给农村居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好处,但忽略了那 些破坏农村环境的因素,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和恶化,农村的环保问题 迫在眉睫。为解决农村环保问题,探索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规律性成 为解决问题关键,根据行为科学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农村居民环保行 为特征构建了农村居民环保行为内在机理,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从 农村居民环保环保知识、环境问题感知、环保责任意识对环保行为等 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缺失,以 期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关键词: 农村居民 环保意识 环保行为 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是我
2、国面临的极大挑战之一。我国的环境污 染问题包括多方面。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土地环 境污染问题,水资源环境污染问题等等。以往的研究大都是针对城市 环境污染问题,土地环境污染问题等,极少涵盖农村环境污染,而这 恰恰是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种问题最为严峻,形势最为恶劣的环节。 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2010 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联合推出的“年度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排名显示,我国环境绩效指 数排在 163 个国家中的第 121 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指出: 环 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促进和鼓励公众参与这
3、表明 了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对改善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政府及有关 部门为保护环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各级媒体也通过各种方 式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与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了对环境的积极 态度。但是,保护环境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居民的积极行为上,那么, 影响城市环保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呢? 农村居民环保行为的内在机理 是怎样的呢?目前,国外学术界关于公众环保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 的理论成果,而国内学术界在 1990 年以前还没有对环境行为的直接 探讨,20 世纪 90 年代到本世纪前十年,关于环保问题的研究成果相 当少,这说明我国环境行为研究相当薄弱,而直接研究环保行为的成 果则更少。对现有文献
4、的回顾分析表明,国内关于环保行为的理论和 实证研究刚进入成长阶段,多数研究仅是对国外理论和研究的引进及 扩展,研究也多是对城市环保行为的研究,对农村居民环保行为内在 机理的研究则更少。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对农村环保问题的 研究,多方面概括该领域中学者对此问题提出的观点和研究。 1 1、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内涵、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内涵 1.11.1 环境意识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是一种反映、一种观念、一种思维方式,既包括对环境 的认知水平,也包括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性,其内涵包括环境科 学知识、环境忧患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自觉参与意 识五大要素。其中,人们掌握环境科学的知识水平和对环境问题的认 知程度直接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环境行为。 环境意识所包 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 度去研究、理解和定义,不仅国际上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国内学者也 是如此。环境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个人人文素养的重要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关注、参与、行为和道德等 方面的意识(梁发祥,曹娟玲,罗荣娥,曹瑞林,罗卫国,2010)。 陈永森认为,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