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2 页 摘 要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十四至十八周岁的人的行为触犯了国家 刑法的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如今已经是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 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原因十分复杂, 制约和决定未成年 人犯罪的原因有许多种因素,情少年自身的因素,家庭监护不到位, 学校教育管理失当和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上 升。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我们 所要面临的大事。 那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工作就是正确 全面认识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制 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本文试结合主客 观两
2、方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关 键键 词词:未成年人 犯罪原因 自身 家庭 学校 社会 第 2 页 共 12 页 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 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2001 年“四五”普法启动时,中央 电视台和司法部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以了解社会对一些法律问题的关注情况。 后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所列出的 10 个法律问题中最为人们所关心的 就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从这项调查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 度最高的问题之一。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
3、、暴力化、严 重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 20 世纪 70 年代提前了 2 至 3 岁,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近年来,不满 14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吸毒、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 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一、未成年人犯罪主要以以下几种犯罪类型出现 (一)暴力型犯罪,包括杀人、伤害、抢劫、爆炸、强奸等犯罪形式,其 犯罪后果严重,影响恶劣。未成年人之所以采取暴力的方式作案,常常是因为受 影视媒体、同伙等犯罪亚文化的影响而习得,同时也不象成年人那样具备利用智 力、职务、
4、诈骗、复杂技巧犯罪的能力,只会使用暴力这一最为原始的手段进行 犯罪。 (二)团伙型犯罪,包括盗窃团伙、流氓(斗殴)团伙和抢劫团伙等,未成 年人处于独特的心理年龄,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心理”,辨别是非抵制诱惑的 能力不强,容易被帮派组织所吸收和利用。未成年人多是初犯,单个作案则常畏 畏缩缩不易得手或因犹豫而中途放弃,而团伙犯罪则可以将风险和责任分散,相 互暗示相互模仿敢于冲杀敢于下手。 第 3 页 共 12 页 (三)物欲型犯罪,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实力,但追求玩乐 相互攀比的心态较成年人更强,未成年人刚步入社会易被不良的价值有观所误 导,从而不择手段偷盗、抢劫财物。此外,受生理因素影响,性欲型犯罪也是青 少年犯罪的主要类型之一。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 一切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进行的。未成年人虽然心理尚未成 熟,但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受心理支配的。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显著区别于 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这是与作为犯罪主体的未成年人在这一特定年龄阶段下所 固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 (一)生理原因 1418 周岁的未成年人正处在生理、心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