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城市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含外文翻译)
-
资源ID:1435842
资源大小:3.74MB
全文页数:18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毕业设计--- 城市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含外文翻译)
1、1 第一篇第一篇 城市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城市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 当前地下工程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当前地下工程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及存在问题 随着地下工程数量的增加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监测技术也发生了日 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工程的需求也给监测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 是“信息反馈”已成为喷锚构筑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施工环节之后,诸 如监测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及不足等为题均有了调查与研究的必要。 这对监控技术的有效应用、监控系统的形成及规范化研究等都是极为有 利的。本文即是基于这一目的,在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 的一些看法提出来与各位专家、学者共
2、商。 1.1.1 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1.1 .1 地位 地下工程是地质工程系统范畴的一个方面。其特点在于整个工程结 构建筑于地质体中。它包括交通隧道、城市地下建筑、地下矿产开采及 饮水隧道等工程。 在地质体中修建构筑物,构筑物的稳定性、经济性及长期有效性, 是工程建设者们绞尽脑汁所期盼达到的目标。 “喷锚构筑法”的引入,支 护特征曲线的研究、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工艺、各类地质体基本 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的研究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 付出的努力。 近年来提出的工程地质控制论,使得以往对岩石(体)力学与工程 间关系的模糊概念变得
3、清晰起来。它高度概括了为达到上述目的所进行 的工作:工程地质控制论是研究工程系统的控制与调节规律的科学;是 实践经验,建设需要、力学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及工程技术融合的结晶。 其目的亦是采用有效的调控技术,通过反馈调节,实时的控制岩体变形, 从而获得地质工程系统的最佳效益。 2 目前,在地下工程界,量测监控技术已成为自始至终不可或缺的环 节之一。这是工程设计者和建设者们感知外界信息的媒介,没有它,建 设者们就好比瞎子,聋子。整个反馈系统将变成瘫痪,从而使工程陷入 盲目与经验的泥潭。因此说,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界中起着极为重要的 前哨作用。 1.1.1.2 作用 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界的作用大致有以下
4、三方面: 1.岩体基本力学参数的测定 在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对地质体物理,力学、环境等常规参数 的测定,以提供工程设计与修正的参数。 2.现场实时监测与反馈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对地质体及构筑物的宏观力学 行为及规律进行监测与控制。这一过程贯穿整个工程的始末,涉及到地 质体本身诸方面的力学因素,环境因素、调控技术、工程设计,施工工 艺、甚至于基础理论、投资与规划等领域。它是工程安全与经济的保障。 3.科学研究的手段 岩体工程是一个边缘学科, 其发展的历程亦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处于不断认识与建立之中。工程的力学分析 与研究尚需长期不断的继续与努力,而测设技术亦成为其不可缺少的研 究手段之一。 1.1.2 监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监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地下工程现场监测技术,是用量测手段对工程进行综合监测与调节 的技术。它是通过各种测量技术与原器件实现的。测量原理即是指被测 对象的测量所依据的科学原理。而地下工程测量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 使得监测技术原理及近代物理学,微电子学,热力学,流体力学、固体 力学、光学、电磁学、射线技术、无损检测、工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