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研究与设计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研究与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一、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减轻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操作力,利用动力产生辅助主力的装置,称为转向助力 机构。动力转向,是一种以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为输入信号,以转向轮的角位移为输出信号 的伺服机构。动力部分跟手动操作,产生于转向阻力相平衡的辅助力,使车辆进行转向运 动。与此同时,把部分输出反馈给驾驶员,使其获得适当的手感,构成所谓的双动伺服机 构。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与轿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液压动力转向暴露出一个致命的 弱点,即若要保证汽车在停车或低速掉头时转向轻便的话,那么当汽车在高速行驶就会感 到有“发飘“
2、的感觉;反之,若保证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操作有适度感的话,那么当其要掉 头或停车时就会有感到转向太重,两者不兼顾,这是由于传统的动力转向的结构决定的。 现在,动力转向系统已成为一些轿车的标准设置,全世界约有一半的轿车采用动力转向。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一些轿车已经使用电动助力转向器,使汽车的经济性、动 力性和机动性都有所提高。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是汽车上一种新的助力转向系统装置,近年来 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由于它采用了可编程电子控制装置,在带来灵活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 隐患.在分析这种产品特殊性的基础上,笔者结合电子控制装置的特点,指出了事关安全性的 因素,提出了处理安全性的措施,并讨论了几个
3、事关安全性的具体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现有 标准不能够满足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安全性的需要;并提出了对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进行安全 性测评的思想.研究工作对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开发以及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二、二、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随着近年来电子控制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 EPS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并以其具 有传统动力转向系统不可比拟的优点, 迅速迈向了应用领域, 部分取代了液压动力转向系 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简称 HPS) 。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中的应用, 使汽车的驾驶性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EPS) 在汽车低速行驶转向时 减轻转
4、向力使转向轻便、 灵活; 在汽车高速行驶转向时, 适当加重转向力, 从而提高了高速 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增强了“路感”。不仅如此,EPS 的能耗是 HPS 能耗的 1 /3 以下, 且 前者比后者使整车油耗下降可达3%5%, 因而, EPS将成为汽车传统转向系统理想的升级 换代产品。自 1953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别克轿车上使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以来, HPS 给 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几十年来的技术革新使液压动力转向技术发展异常迅速, 出现了 电控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 EHPS) 。1988 年 2 月日本 1 铃木公司首先在其Cervo车上装备EPS, 随后又应用在Alto汽车上; TRW公司继推出EHPS 后也迅速推出了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带传动 EPS 和转向柱助力式 EPS , 并装配在 Ford Fiesta 和 Mazda 323F 等车上, 此后 EPS 技术便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国外, EPS 已进入批量生产 阶段, 并成为汽车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产品, 而我国动力转向系统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