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前 言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冲压加工和模具这两个概念。冲压加工:借助于常规或 专用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 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冲压加工简称冲压,也称为冷冲压或板 料冲压。模具:冲压加工中安装在设备上的专用模型、工具,能制造出一定数量 的冲压件。冲压模具简称冲压模或冲模。冲模的功能是具有制造出一定数量的冲 压产品的能力,且加工还有高效率、高精度、互换性好及节约原材料等功效。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 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 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振兴 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
2、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 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 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 按照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划分,我国模具基本分为 10 大类,其中,冲压模 和塑料成型模两大类占主要部分。按产值计算,目前我国冲压模占 50左右, 塑料成形模约占 20,拉丝模(工具)约占 10,而世界上发达工业国家和地 区的塑料成形模比例一般占全部模具产值的 40以上。我国冲压模大多为简单 模、单工序模和符合模等,精冲模,精密多工位级进模还为数不多,模具平均寿 命不足 100 万次,模具最高寿命达到 1 亿次以上,
3、精度达到 35um,有 50 个以 上的级进工位,与国际上最高模具寿命 6 亿次,平均模具寿命 5000 万次相比, 处于 80 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除港台地区外,下同)的模具工业获得了飞速的 发展, 设计、 制造加工能力和水平、 产品档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现有模具专业生产厂、产品厂配套的模具车间(分厂)近 17000 家,约 60 万从业人员,年模具总产值达 200 亿元人民币。但是,我国模具工业现有能力只 能满足需求量的 60左右,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需要 的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的模具还主要依靠进口。据海关统计
4、,1997 年进 口模具价值 6.3 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随设备一起进口的模具;1997 年出口模具 仅为 7800 万美元。1997 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对下属的 209 家骨干企业(含产品 厂的模具车间)的统计资料表明,其模具总产值 13.7 亿元人民币,进口模具大 2 约为 336 万美元。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是我国国民经济建 设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因此作为新一代模具方面技术人员 的我们有着振兴民族模具工业的重任。 进入 21 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随着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市场的 重新整合,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加入 WTO 以后,将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基地。而 在现代制造业中,无论哪一行业的工程装备,都越来越多地采用由模具工业提供 的产品。为了适应用户对模具制造的高精度、短交货期、低成本的迫切要求,模 具工业正广泛应用现代先进制造技术来加速模具工业的技术进步, 满足各行各业 对模具这一基础工艺装备的迫切需求。 模具 CAD/CAE/CAM 正向集成化、 三维化、 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表现为: 模具软件功能集成化、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