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建议探析 目 录 一、引言-3 页 二、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城市居民养老概况-3 页 三、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5 页 1、立法滞后-5 页 2、资金投入不足,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有待健全-5 页 3、服务渠道不宽,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有待丰富-6 页 4、服务水平不高,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6 页 5、服务标准不一,行业监管评估机制有待建立-7 页 6、宣传力度不大,居家养老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7 页 四、解决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7 页 1、加快社区居家养老相关法律的修订-8 页 2、建立资金投入机制-8 页 3、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
2、老服务队伍-8 页 4、制定一套科学的衡量社区照顾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9 页 5、要加强监督,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实施监督评估-9 页 6、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建立激励机制-10 页 2 摘要:摘要: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迅猛。它一方面反映了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 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 “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国情使得我国 的养老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面临严峻挑战,居 家养老应运而生。然而,我国的居家养老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 文试图从“居家养老”方式的社会背景、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发展对策三 方面来
3、窥探这一养老方式,以便促进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老龄化; 城市社区; 居家养老 一、引言一、引言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机构、助老服务社像雨后春笋一样在 城乡出现,各地有的成立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领导小组,有的将推进养老 服务社会化、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及 其他专项规划,有的将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列入为民办实事 项目和目标考核责任内容,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 机构,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强势推进,蓬勃开展,为老年人的社会化养 老服务编织了一张安全网络。 二、二、我国城市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城市居民养老概况人口老龄化
4、特点及城市居民养老概况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21 世纪的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不可逆 转的老龄社会,我国的特殊性在于超大规模的老龄人口和快速的人口老龄 化进程相伴,史无前例。规模上是目前唯一老年人过亿的国家。速度上是 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 “十二五”期间是人口老龄化历程的转 折点,老年人口中的高龄老人增长最快,目前,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近 3 2000 万。伴随持续稳定的低生育率水平,2005 年我国家庭平均规模已缩 小到 3.13 人/户。0-30 岁的独生子女人口规模达 1.58 亿,占同龄人口 29.3%。家庭结构变化使得家庭空巢时间提前,目前,城市空巢老人占老 年人
5、口的 49.7%,农村亦达 38.3%。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关系简单化、 家庭类型核心化以及家庭成员流动化,更加剧了城乡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迫 切性、复杂性和严重性。 目前, 我国的养老模式大致分为三种: 家庭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模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我国始终坚持了家庭养老这 一形式,老年人在家中养老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今天,尽管子女面 临赡养者减少、工作繁忙、不能完全服务照料的问题,但受传统文化的影 响,是很多老年人还是选择在家颐养天年。特别是高龄老人,对到养老机 构养老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家庭养老仍为我国的一种主要养老方式。 机构养老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和新兴产业之一,且发展潜力巨大。 各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