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 目: 企业品牌建设初探 一、一、前言部分前言部分 品牌概念延伸和承载了许多信息,从品牌意识、品牌资产、品牌个性、品牌 管理、品牌消费、品牌关系等方面,品牌的研究从不同视角诠释品牌的内涵及其 所承栽与链接的各种社会关系品牌建设不仅仅是企业要关注的问题,而且全社 会都应予以高度重视。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面都应该树立品牌意 识,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政府要积极倡导品牌意识并身体力行的进行自身品牌 建设,企业则要提升品牌文化内涵,塑造品牌独特的核心价值。 (一)早期品牌概念的界定 品牌概念作为品牌意识研究和品牌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 是人们形成品牌意 识的基础。关于品牌的定义及其效能,从
2、中世纪西班牙牲畜身上的烙印开始,到 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企业制胜的竞争武器,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无论是实 战派的企业家、还是学院派的理论工作者,由于对品牌的观察角度不同,对品牌 的理解则见仁见智。1997 年,戴维森(Davidson)提出“品牌的冰山”论,认为品 牌的标识、符号等是品牌浮在水面的 15的部分,而冰山藏在水下 85的部分 是品牌的价值观、智慧和文化;冰山的冲击力来自于庞大的水下部分。1我国学 者吴健安认为“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和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 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 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
3、2 (二)品牌概念的延伸 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营销理念的兴起,社会对品牌概念的认知有了新进展。 科特勒从顾客的视角思考品牌,他认为品牌包括一系列复合特质,是产品功能、 文化、服务承诺以及情感的象征性价值等构成的复合组织。品牌从本质上说,是 生产者向消费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的承诺。一个品牌能够 表达出六层含义: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一个品牌最持久的 含义应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 1Davidson.H.(1997).Even Nbre Offensive Marketing.London:Penguin. 2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4、三)当代品牌概念的理解 发展到品牌关系阶段, 品牌的定义更加宽泛了, 我国学者王新新(2000)认为, 品牌是一种关系性契约。品牌不仅包含物品之间的交换关系,而且还包括其他社 会关系,如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情感关系,企业之所以要建立品牌,是为了维持一 种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着眼于顾客在未来的合作,企业也不能固守对顾客的 承诺,而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灵活地为顾客服务,以此赢得顾客忠诚。在关系营 销时代,品牌关系研究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青年学者周志民(2004)提出广义 品牌关系理论框架,他称之为广义品牌关系的五维结构模型。认为“广义品牌关 系五维结构为品牌关系塑造提供了方向性和操作性的指导。 即建立品牌关系应当 分成承诺相关度、归属关注度、熟悉了解度、信任尊重度、联想再认 度等五个部分。3可见,人们对品牌的理解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的品牌概念,当 代意义的品牌概念延伸和承载了更多的品牌信息,使品牌概念内涵更加丰富。当 代意义的品牌内涵至少有三个层面:(1)品牌是产品性能属性、功效利益和个体 情感体验的集合; (2)品牌是品牌关系主体所蕴含的文化的、心理的和个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