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指出: “初 步学会从教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 ” 针对当前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 有些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 不能或不善提出问题等种种现象, 首先分析了原因,然后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最后 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论文提纲论文提纲 一、问题及问题意识 二、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障碍分析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做法 (一)创设问
2、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优化教学组织,启迪学生思维 (三)改善课堂管理,创设情感情景 关键词关键词 问题 问题意识 提问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指出: “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 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因此,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更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发 问。但是,当前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容乐观。 以下是我在周村区凤鸣小学实习时对数学课上学生提问情况的调查统 计表: 不同年龄段学生 课的类型 节平均提问人次 一(1)46 人 数学 26 人 三
3、(3)42 人 数学 13 人 五(1)48 人 数学 2 人 从表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其提问的欲望和 次数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问题意识淡薄;不敢或不愿提出问 题;不能或不善提出问题等。教师上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会多问几个为什 么,二是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而学生探究学 习的前提就是要有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才可能去探究。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问题及问题意识 .问题:在探讨问题意识之前,首先应了解什么是问题。尽管对问题 的表述不尽相同, 但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 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 一是给定
4、的条件,这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 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 障碍,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不是直接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或思 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为此,可以把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 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 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总是和问题连接在一起,问题既是思维的起 点,又是思维的动力。问题意识则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 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 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 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二、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障碍分析 (一)学生主体因素分析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 学生的创造力是问题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影响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是学 生的心理误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 到“心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