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工程概况 涡河 发 源于 河 南省 中 牟县 境 内,经 开封 、通 许、尉 氏、太康 、鹿邑 等 县, 在安 徽 省 与惠 济 河 汇合 后 流 入淮 河 。 汇合 口 以 上流 域 面 积 4200km2,涡 河 在鹿 邑 县境 内 属平 原 稳定 型 河流 ,河 面 宽约 200m,深 约 7 10 米 。由 于 河 床下 切 较 深, 又 无 适 当控 制 工 程 ,雨 季 地 表径 流 自 由 流走 , 而 雨过 天 晴 经 常干 旱 , 加之 打 井 提 水灌 溉 , 使 地下 水 位 愈来 愈 低 , 严重 影 响 两岸 的 农 业灌
2、溉 和人 蓄 用水 。为 解 决当 地 40 万亩 农 田的 灌 溉问 题 ,上 级批 准 的规 划 确定,在鹿邑县涡 河 上修 建 挡水 枢 纽工 程 。 本工 程 位于 河 南省 鹿 邑县 城 北 约 1Km,距 汇 合 口 18Km。它是 涡 河梯 级 开发中最末一级工 程 ,涡 河 闸控 制 流域 面 积 4070Km2。 二、拦河闸任务 涡河 拦 河闸 所 担负 的 任务 是 正常 情 况下 拦 河截 水 , 抬 高 水位 , 以利 灌 溉。 洪水时开闸泄水, 以 保安 全 。 本工 程 建成 后 ,可 利 用河 道 一次 蓄 水 800 万 m3, 调蓄 河 水两 岸 沟塘 , 大
3、量 补 给地 下 水 ,有利 于 进灌 和 人蓄 用 水 ,初 步 解 决 40 万 亩 农田 的 灌溉 问 题 ,并 为 工 业生 产 提 供 足够 的 水 源 ,同 时 渔 业、 航 运 业 的发 展 , 以及 改 善 环境,美化城乡都 是 极为 有 利的 。 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资料基本资料 一、地形资料 闸址 处 系平 原 型河 段 ,两岸 地 势平 坦 ,地面 高 程约 为 40.00m 左 右 。河 床坡 降 平缓 ,纵 坡约 为 1/10000,河 床平 均 标高 约 为 30.0m,主槽 宽 度约 为 80100m,河滩宽 平 ,至 复 式河 床 横断 面 ,河 流 比较 顺 直
4、。 附 闸址地形图一张 (1/1000) 二、地质资料 (一 )根据 钻 孔了 解 闸址 地 层属 河 流冲 积 相,河 床 部分 地 层属 第 四级 蟓 更新 世 Q3与 第四 纪 全新世 Q4的层 交 错现 象 ,闸 址 两岸 地 面高 程 均在 43m 左右。 闸址处地层向下分 布 情况 如 下: 1、 重粉质壤土:分布 在 河床 表 面以 下 ,深 约 3m。 2、 细砂:分布在重粉 质 壤土 以 下( 河 床部 分 高程 约 在 28.8m 以 下。 ) 3、 中砂:分布在细砂 层 以下 , 在河 床 部分 的 厚度 约 为 5m 左 右 。 4、 重粉质壤土:分布 在 中砂 层 以下 ( 深 约 22m 以 下) 。 5、 中粉质壤土:分布 在 重粉 质 壤土 以 下, 厚 度 58m。 附 闸址附近地址剖 面图 一 张 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物理性质 湿容重 a=19kN/m3 饱和容重 饱=21kN/m3 浮容重 浮=11Kn/m3 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