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生产实习总结 不知不觉三个月的生产实习结束了,也意味着将面临更多的任务和挑战。 在几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接触了很多事,遇到了不同的人。在工作上,开始实习 前对什么是树脂、机舱罩是什么样子的一点概念也没有,通过半个月的观摩、实 践下来,可以说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还有很多同事,尤其是很多老员工和领 导,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已经离不开这个集体了。我觉得三个月 的实习不光光是技术上的培训,也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价值观的转变;三个月的 实习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一、质管部的实习质管部的实习 研发中心和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实习计划,我和其他三个新人安排在吴崇海 那组。开始两周在复合材料产业部实
2、习的,主要实习了整体灌注中的上半、下半 灌注,机舱罩装配以及配胶等一些工艺流程。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复合材料,虽 然学起来有点困难, 但慢慢的, 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慢慢认识什么是表面毡、 300 毡、复合毡等,什么是胶衣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聚酯等;同时对灌注的工艺流 程也慢慢熟悉,对一些细节也能熟透。 1、机舱罩壳灌注成型机舱罩壳灌注成型工艺工艺 开始我们在复合材料产业部,实习了有关机舱罩壳的灌注流程。1.5MW 机 舱罩壳上半整体灌注成型工艺按照准备工作胶衣层制作拐角手糊一层短切 毡铺层铺覆真空耗材灌注撕扯真空耗材前挡板、 尾部排气罩及隔板粘 接脱模。其中铺层按照 一层表面毡一层短切毡一层夹芯
3、毡2 层复合毡 巴沙木铺层预埋件下方2层复合毡预埋件定位3层复合毡芯材下方一 层夹心毡芯材放置芯材包裹、7 层复合毡整体一层短切毡。下半整体灌注 成型工艺可参考上半。目前使用的定位工装包括龙门架、支撑架等。目前部分大 件(机舱罩壳、轮毂罩壳)、所有小件均采用手糊成型工艺。机舱罩采用整体真 空灌注。前期为壳体真空灌注成型,加强筋后期手糊包裹,目前逐步向整体灌注 推进。 铺层前需要对玻纤裁布,例如罩壳上半裁布尺寸如下: 纤维种类(面密度层数) 机舱罩壳上半 长度/ m 数量 四向布(1196g/m 27) 4.4 7 5.3 7 5.7 7 6.1 7 6.3 7 6.7 21 2 图 2 手糊一
4、层短切毡 刷完胶衣后进行铺层工艺 铺层过程注意一个预埋件下方补强,复合材料和金属连接处是强度容易 出问题的地方。包括 4 个吊耳预埋件、3 个气象塔架预埋件、2 个齿轮箱排 气罩预埋件,铺层搭接在巴沙木上。 图 3 预埋件下方补强 加强筋的安放以及铺层也很重要,尤其是定位的准确性,按下图 3 摆放 下半 A、B、C 芯材,调整芯材位置,使 A、B、C 芯材上支撑板螺栓穿过定 位板上定位孔,定位板前端与铺层前端平面无缝隙接触,安装定位竿 1 及定 位竿 2,使定位竿定位边与法兰模具胶衣面接触。位置调整好后,使用木楔 将定位竿 1、2 进行固定。 图 : 芯材定位图 使用吊车梁定位,进行吊车梁加强
5、筋的放置。若吊车梁与 C 筋及吊车梁 加强筋上预埋件接触不良(线接触) ,在预埋件下方局部垫复合毡,使两个 吊车梁预埋件处于同一平面上(面接触,无缝隙) 。加强筋的定位不准确或 3 者刚度不够,会直接影响整个罩壳的使用寿命。 我们在实习时,在看到下半的灌注时,就发现在加强筋的放置和铺层上 有一些问题,比如:加强筋泡沫安放后,经过质检员检查确认。质检员测量 了加强筋顶部棱边和底部棱边中点到前圆弧内壁面的距离,A 加强筋按此方 式进行了测量。但后期发现 B、C 加强筋只测量了加强筋顶部棱边中点到前 圆弧的距离,加强筋预埋件的中心点到前圆弧壁面的距离没有测量;有的由 于加强筋四周棱角较大,在铺层过程
6、中不可避免在棱角处出现搭接,加强筋 高度为 200270mm,铺层中未对搭接边进行修剪,搭接范围也在 200 270mm。搭接面因剪裁方式不同有两面可选,操作中未以注意,使得搭接面 都堆叠在同一表面上;还有出现碎布使用过多的情况,1/2 下半右半 C 加强 筋碎布太多,特别在加强筋与壁面的连接位置;还有的拼接位置出现在加强 筋棱边。这种情况一部分是由于纤维布剪载长度正好到此位置并且铺布工人 没有修剪;另一部分是由于剪裁过多,使得切缝落在了棱边上。这些问题有 的是由于工人操作的失误,有的是因为工装和工艺的难度,所以,要避免这 些问题,一方面加强工人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那包面不断优化我们的工艺和 工装。以下是车间采集的一些加强筋定位出现的问题照片: 图 下半右 B 筋严重装斜(按设计应与工装平行) 4 图:下半右 C 筋严重装斜(按设计应与工装平行) 同时,加强筋的铺层也很重要,芯材包裹 7 层复合毡,搭边的修剪不能 太多也不能太薄,否则出现灌注不均匀的现象。 2、配胶车间实习、配胶车间实习 接着是在配胶车间。 真空灌注树脂种类有: 帝斯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