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习总结实习总结 为期一个半月的城区实习在一片告别声中落幕了, 我认为这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终结。 因 为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 08 级的同学要面临找工作,试讲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一个半月恰 好是在我们工作开始前的最后一次实习,也是最后一次以实习生的身份接触小学。 2011 年 10 月 8 日我来到了位于*区的五一小学, 小组 14 位同学当中只有我一位男生, 我担任了小组长一职。我被分到了三年级 6 班,指导老师是 6 班的班主任同时教授 5 班、6 班数学、思维训练以及 6 班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从这点可以看出,城区教师的工作压力相对 于郊区要多出一些。 校方为我们安排了简短的介绍仪式,我代表小
2、组同学做了发言。就这样,实习生活开始 了。 在教学方面,由于我们 08 级的同学碰巧赶上了*教委的督导工作。所以在前几个礼拜 都有海淀区各个学校的老师过来进行试讲,听、评课。我们有幸参与到其中。坐在现代化的 阶梯教室和多功能厅, 我感受到的是教师在课堂把握中的游刃有余、 从容不迫以及海淀区多 所学校各个学科带头人进行的教育思想以及方法上的碰撞。坐在台下、许许多多老师中间, 我发现了我身上存在的差距。 进一步体会到了教师的成长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这 将会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 但我相信也坚信我们一定会成为优秀教师的, 我将为这一 目标去奋斗。 听课听得多了也想去多讲讲课。 在五一小
3、学, 我们得到了指导教师的理解以及他们细心 的指导。我进行了品德与社会、数学以及语文学科的讲授课。前面提到了差距,在讲课的时 候则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记得在最后一天讲授年月日这一节新授课时,因为这堂课脱了 半个月才挤出了最后一天让我去讲授。因为没有再进行备课,整个课堂非常乱。幻灯片展示 的时候也是漏洞百出,更不用提学生的感受了。从中体会到的备课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经历 过了才能懂得。在其他一些讲授课的时候,也同样出现了准备不充分的问题。 事后和指导老师交流时, 她说你必须让自己的教案成为一块一块的, 每一块都有它的目 的,让学生掌握什么。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学目标,而在写作教案的时候我们最大的一
4、 块就是不知道教学目标怎么写作。 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想教学目标应该不会再成为 难事了。回头说我的教案,是一整块,没有具体给出阶段性目标。这样就造成了课堂混乱不 堪,因为我的教案就是混乱的。总是听教师说,教案是年轻教师的拐杖。有些年轻教师离了 教案就上不了课。原来我并没有理解这句话,总觉得教案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没有教案我 一样可以上好课。 可后来我才发现像我这样的仍未入职的教师是离不开教案的, 但我相信总 有一天我会把这个拐棍扔到一边。上好每一节没有教案的公开课。 在教育方面, 由于总是进行带班。 我的教育对象从门头沟的五年级小学生变成了海淀区 一、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不得不提到的是
5、城区和郊区的孩子确实有一定差别,无论是智商 还是情商上面。 在智商方面,如果单从学科角度看并没有太多差别。只是在学科之外的方面,我接触到 的城区的孩子要高于郊区。在我看来这源于两点:一、城区孩子在家中,家长带孩子开阔的 视野要广于郊区。记得有一次我帮学校有试讲任务的老师带班,放学后要进行消毒,班里同 学要等一个孩子。 有个男孩子就问我, 为什么要消毒?没有细菌为什么要消毒?我们每天都 洗手,为什么还要消毒?这不是在耽误大多数同学时间吗,我不想耽误我的时间。一连串的 问题差点让我没有招架住, 我觉得在郊区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看到孩子们布置板报的 时候带的日记,好像大江南北哪儿都去过。不是总
6、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二、城区孩子 参加的课外补习要多于郊区的孩子。 这样一来在课上就有一部分孩子先学到了许多方法和新 知识,对于老师在课堂的知识点渗透,层层挖掘起到了一定的副作用。我有时候上课就能感 受到班里的一个男孩子非常聪明,对于像“误差”这种概念都能一下点到位。可在底下听课 的老师以及小组同学则认为孩子有些过于显示自己学过的东西。 而究竟孩子能否理解类似于 误差这种高一层次的概念,我想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 在情商方面,郊区的孩子更懂礼貌一些,城区的孩子则显得更冷漠。在楼道里,只有自 己认识的老师打招呼,或者认识的也不问好。而有些城区的孩子则是显得非常机灵,知道老 师的意图。有时,城区的孩子显得更难以承受挫折。只是一两句跳八字比赛的时候的埋怨就 会让一个男孩子哭一鼻子。 在我的班上, 有个男孩子总是会因为老师并没有批评全部犯错误 的同学而是只批评他一个人就会哭鼻子。 我问他错了没, 他总是说别人也错了为什么不说他。 还有个女孩子, 就因为我上课时让靠在右边的同学当小组学习的组长就会闷闷不乐。 在我看 来,这些都是心智不很成熟的表现,而在郊区实习时则没有太多这种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