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调 查 报 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回乡进行社会调查为主,为清楚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调 查安排为六大部分,现将调查报告分述如下。 1、 对政策背景及农民对政策了解情况的调查 “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1982 年到 1986 年,中共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了关于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 。2004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 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2005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再次下发“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
2、干 政策的意见提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 紧抓好” 。党的中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 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出了解决 “三农” 问题的全新思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进一步指出: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措施更趋更清楚和具 体。 通过调查结果统计后显示, 在村中对有关政策, 如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高票 通过决定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级贫困县,
3、农 村义务教育试行“一费制”的政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农村村务公开民 主管理的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 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等国家有关 “三农”问题的政策了解程度高达 92%,只有 8%的农民同志了解部分或不太了解,根本没 有农民朋友对政策完全不了解。这说明党和国家政策落实到位深入人心,政策顺民意,解民 心, 得到农民朋友们的大力支持, 朋友们对政策的了解和支持大大的加速了农村进步与发展 程度,同时国家职能有力落实,党为人民利益而努力更有利的地转为实效,政策深入人心,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 2、农民物质状况的调查 “三农”问题既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问
4、题,主要表现为农民,特别是粮食生产 区农民增产不增收,种田不赚钱;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农民 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 质是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物质条件极端恶劣。 2004 年,武汉市江夏区严家村开始了新农村建设,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蔬菜 种植,是连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贫村穷村成为江夏区榜样村,新农村建设以来,农业科研人 员对该地土壤,气候,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各方面进行考察,认为该地地多田少气候适宜, 宜种植蔬菜,而田只用来种植口粮,大量种植黄瓜、苦瓜、豆角、苋菜、四季豆等蔬菜,农 民朋友鼓足干劲,努力脱贫,同时,村委会还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大批菜商,解决种 菜难销的问题,加快了致富进程。截至今日,据调查统计,该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超过 5000 元,多家媒体对该村进行采访和节目制作,该村村民展现出自己的勤劳致富的喜悦,兄弟邻 村进行考查和参观,使该村成国名副其实的榜样村。 3、农村社会事业的调查 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科学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