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调洪演算调洪演算 - 1 - 1.1 建筑物级别 - 1 - 1.2 设计洪水的计算 - 1 - 1.2.1 流域特征值 - 1 - 1.2.2 设计暴雨 - 2 - 1.2.3 产、汇流参数 - 2 - 1.2.4 设计洪峰流量计算 - 2 - 1.2.5 设计洪量计算 - 2 - 1.2.6 洪水标准 - 3 - 1.3 洪水及上下游水位流量关系 - 3 - 第二章第二章 非溢流坝段设计非溢流坝段设计. - 4 - 2.1 非溢流坝段剖面设计原则 . - 4 - 2.1.1 坝顶高程的计算 - 4 - 坝顶高程: - 5 - 2.1.2 非溢流坝段坝高的计算
2、- 5 - 2.1.3 坝顶宽度的确定 - 5 - 2.1.4 坝底宽度的确定 - 6 - 2.1.5 上下游坝坡率的确定 - 6 - 2.2 确定荷载作用力(取单位宽度坝体研究) . - 6 - 2.2.1 确定各分项系数 - 6 - 2.2.2 坝体自重 - 7 - 2.2.3 静水压力 - 7 - 2.2.4 扬压力 - 9 - 2.2.5 淤沙压力 - 10 - 2.2.6 波浪压力 - 11 - 2.2.7 土压力 - 12 - 2.2.8 荷载统计 - 14 - 2.2.9 坝体稳定分析 - 14 - 2.3 非溢流坝段新剖面荷载计算 - 15 - 2.3.1 坝体自重 - 15
3、- 2.3.2 新剖面静水压力 - 16 - 2.3.3 新剖面扬压力 - 18 - 2.3.4 淤沙压力 - 19 - II 2.3.5 波浪压力 - 19 - 2.3.6 土压力 - 21 - 2.3.7 新剖面荷载统计 - 22 - 2.3.8 新剖面稳定分析 - 23 - 2.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 23 - 2.4.1 抗滑稳定极限状态 - 24 - 2.5 应力计算 . - 25 - 2.5.1 水平截面上的正应力 - 25 - 2.5.2 剪应力 (计扬压力) - 26 - 2.5.3 水平正应力(计扬压力). - 26 - 2.5.4 边缘主应力(计扬压力) - 26 -
4、 2.5.5 应力规范要求 - 27 - 第三章第三章 溢流坝段设计溢流坝段设计 - 28 - 3.1 泄流方式的选择 - 28 - 3.2 堰顶高程 - 28 - 3.3 顶部曲线段 - 30 - 3.3.1 反弧段半径及特征点的确定 - 32 - 3.3.2 水面线的计算 - 33 - 3.3.3 直线段与曲线段的切点计算 - 34 - 3.3.4自然掺气后水面线的确定 . - 35 - 3.4 闸门设计 - 35 - 3.5 边墙设计 - 36 - 3.6 堰顶上游剖面设计 - 36 - 第四章第四章 挑流消能设计挑流消能设计 - 37 - 4.1 挑流鼻坎型式 - 37 - 4.2 挑
5、射角 - 37 - 4.3 反弧半径 - 37 - 4.4 鼻坎高程 - 37 - 4.5 水舌挑射距离计算 - 37 - 4.6 冲刷坑深度计算 - 40 - 第五章第五章 坝体防渗与排水坝体防渗与排水. - 42 - 5.1 坝体材料分区 - 42 - 5.2 坝体防渗 - 43 - III 5.3 坝体排水 - 43 - 5.4 坝内廊道 . - 43 -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 44 - - 1 - 第一章第一章 调洪演算调洪演算 1.1 建筑物级别建筑物级别 根据 防洪标准 (GB50201-94) 及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 的规定,枢纽工程属于
6、等中型工程,其主要建筑物拦河大坝、溢洪道、放空隧洞及取水 隧洞等枢纽永久主要建筑物按 3 级设计,枢纽永久次要建筑物按四级设计,枢纽临时建筑 物按 5 级设计。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99)的规定,灌溉渠道工程级别及建筑物 级别为 5 级。 1.2 设计洪水的计算设计洪水的计算 *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水库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计算采用历史洪水调 查结果,*水库上坝址集水面积 9.44km 3,与晓坝水文站集水面积相差较大,*水库设 计洪水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 ,采用推理公式法,由设计暴雨推求。 基本公式: FsQ n )/(278.0 式中:Q-最大流量,sm/ 3 ; -洪水径流系数; S-流域汇流时间,h; n-暴雨公式指数; F-流域面积,km2. 1.2.1 流域特征值流域特征值 *水库流域特征值在 1/10000 航测图上量算,河道比降采用加权平均计算,成果见表 1-1。 表表 1 1- -1 1 * *水库流域特征值成果表水库流域特征值成果表 断面 集水面积 (k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