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第一节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一、位置与交通一、位置与交通 顾桥井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西北约 20km 处,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26151163700,北纬 324347325230。 井田内有凤(台)阜(阳)和凤(台)利(辛)公路纵贯;井田外东 部经有凤(台)蒙(城)公路,南部通有袁(集)李(凤郢子)矿区公路 和淮(南)阜(阳)铁路。潘谢矿区铁路自东向西穿过本井田。井田内的永 幸河和西南外缘的西淝河均可通航民船,并可转接淮河水运。交通方便(见图 1-1-1) 。 图 1-1-1 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与河流二、地形与河
2、流 本井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除西淝河与岗河沿岸一带地势低洼、 2 雨季易成内涝以外, 地面标高一般为2124m。 总体地势为西北高、 东南低。 永幸河由西北至东南流经井田中部;而与永幸河流向相同的西淝河则流经 井田西南缘外侧,在鲁台孜入淮,是地表水集中排放的主渠道。此外,井田内 尚有纵横交错的人工沟渠。 三、气候与气象三、气候与气象 井田所在地区属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冬冷夏热。 该地区年均气温 15.1,两极气温分别为 41.2和-22.8;一般春、夏 季多东南及东风,秋季多东南及东北风,冬季多东北及西北风,平均风速 3.18m/s,最大风速 20m/s;年均降雨量 9
3、26.33mm,最大达 1723.5mm;雪期一般 在每年 11 月上旬至次年 3 月中旬, 最大降雪厚度 16cm; 土壤的最大冻结深度为 30cm。 四、地震四、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 的使用规定,本井田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 第二节第二节 地地 质质 特特 征征 一、地层一、地层 顾桥井田属全隐蔽含煤区,钻探所及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奥陶系、石炭系、 二叠系和新生界。 二、构造二、构造 本井田位于淮南复向斜中部,属陈桥背斜东翼与潘集背斜西部衔接带。煤 系地层总体形态为一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多为 515的反“S”型单 斜构造。其中发育有一系列宽缓褶曲和断层。根据褶曲和断
4、层发育特点,可将 本井田划分为北部宽缓褶曲挤压区、中部简单单斜区、中南部“X”型共轭剪切 区和南部单斜构造区四部分。 经综合精查地质勘探和高分辨率数字地震补充勘探,全井田共查出小陈庄 背斜、 胡桥子向斜、 后老庄背斜和桂集向斜等次一级褶曲 4 个。 发现断层 67 条, 其中正断层 37 条,逆断层 30 条,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三个 断层组。按落差大小来分,大于等于 100m 的 13 条,小于 100m 而大于等于 50m 的 11 条,小于 50m 而大 于等于 20m 的 45 条,小于 20m 而大于等于 10m 的 63 3 条,小于 10m 的 35 条。此外,尚有 21 个孤立断点未能组合成断层。主要断层 特征见表 1-2-1。 三、煤系及煤层三、煤系及煤层 本井田的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其中二叠系的山西组与上、下石盒子 组为主要含煤层段。 井田内二叠系含煤层段总厚 734m,含煤 33 层,煤层总厚度为 30.08m,含 煤系数为 4.10%,自下而上依次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