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之行君子之行, ,俭以养德俭以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 中国先进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共产党人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化身, 代 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继承和发扬好勤俭节约美德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 的责任。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 没有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的精神, 中 国革命事业就不会取得成功。 建国以来,中共中央领导人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当年,美国记者斯诺 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吃的是粗糙的小米饭, 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 伞改制的背心, 住的是简陋的窑洞, 他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 “东
2、方魔力” , 并断言这种力量是 “兴国之光” ; 周总理一贯倡导勤俭建国、 艰苦奋斗, 要求 “一切招待必须节约朴素, 切忌铺张华丽、 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造。 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 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 , 带头艰苦奋斗。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领导人伟大的人格魅力,使 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 到“事关现代化
3、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 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那么,为什么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呢? 一、从传统道德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勤俭节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升华为一种为祖国为民族和人民 利益的共同理想, 体现为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怕任何困难和牺牲而艰苦创业 的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从国情看,我们还处在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经济比较落后的初级阶段,现 代化建设,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中国人口数量多,地域辽阔,底 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科学、文化都比较落后。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中 国是穷国、大国
4、,一定要大力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依靠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不断不断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 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 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欣欣向荣只能成为空谈。 三、从个人的道德修养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 “成由勤俭败由奢” 。艰苦朴 素、勤俭节约可以磨意志,陶冶情操,增强人的责任感、进取心。诚然,今天我 们倡导艰苦朴素,并不是要像过去那样吃糠嚼野菜、穿补丁衣。在新世纪,艰苦 朴素、勤俭节约不单纯指对物质财富的节俭,更上升成为一种精神境界,就是要 求我们从国情和家庭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适度消费,不盲目追求“名牌” ,不 大手大脚,奢侈浪费,从节约一分钱、一粒粮、一度电、一滴水做起。 四、崇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节俭可以积累财富,从而为事 业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爱国华侨陈嘉庚,年轻时辛勤劳作,兴办企业。当他成 了南洋的“橡胶大王” ,存款达千万元时,生活仍很节俭。他将节省下来的钱, 盖漂亮的校舍,买最好的设备,使家乡成了有名的集美学村。可以说,陈嘉庚的 成就与他的勤劳俭朴是密不可分的。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