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线路: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 实习目的及要求:实习目的及要求: 1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整理,以及简 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学会使用 和阅读地质图。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辨证唯物注意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 貌现象的思想方法。 2学会认识植物,记载植物种类以及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 学会植物检索表的使用和鉴定植物的方法。掌握植被调查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编 写植被调查报告等工作,从而提高学生对本门学科的野外
2、工作能力。 3培养土壤地理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训练。通过峨眉山土壤实习,了解峨眉山 主要土壤类型形成的环境条件与分布规律的关系。 实习内容 导言导言 这次实习是我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毫不掩饰的说,它给了我一次宝 贵的人生经历。 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在实习中我的视野同自然进行真实的接触, 思维和现实有了结合点,这些都对我的观念起着或潜移默化或震撼的改变。在实 习中见到许多的现象、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一部分当时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和明晰 的答案,但是回来后的思考和资料查阅帮助了我写完这篇报告。 第一部分 乐山 乐山是我们这次野外实习的第一站。乐山古称嘉州,地处四川省中南部,是一座 有近 3000 年
3、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巨匠郭沫若的故乡,以拥有世界文化 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而享誉中外。古语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 之胜曰凌云”。这里山灵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会合于凌云山下,龟城山、 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临江屏列,风光雄秀西南。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在中 心城区交汇。而我们在乐山实习的内容是三江会合处的流水地貌。这与乐山的历 史是分不开的。 岷江水系简述 岷江,又称汶江、都江,以岷山导江而得名。发源于松潘弓木贡岭,由北向南流 经汶川、都江堰市、乐山市,到宜宾市后注入长江。全长 711 公里,流域面积 13.6 万平方公里。河源至都江堰市的上游段河道长 340 公里,落差达 3
4、009 米, 河谷深切,河道平均比降 8;都江堰市至乐山中游段河道长 232 公里,著名的 都江堰灌区水流密如蛛网,落差 305 米,平均比降 2.6;乐山至宜宾下游段, 河道 163 公里,落差 97 米,河道比降 0.59,叉流浅滩极为发育。岷江水系有 大小支流 90 余条,但东侧少,西侧多。西侧的大渡河是岷江最大支流,干流长 1062 公里,流域面积 7.68 万平方公里。青衣江为岷江二级水系、大渡河一级水 系,干流长 276 公里,流域面积 1.33 万平方公里。 凤洲岛形成历史 根据长江万里图描绘,南宋时期嘉定府(乐山旧称)府城位于岷江、大渡河 交汇处。大渡河从西南方向来,流经府城南面,府城南城直抵大渡河岸。府城规 模巨大,北靠高标山(即今天的老宵顶),东临岷江,西南临大渡河。城墙高大 雄伟, 呈方形城池布局。 城墙外至大渡河河岸有陆地, 上面乔木茂繁、 风景秀丽。 现在的凤洲岛则不存在。今天的凤洲岛在当时并不存在,仅为嘉定府城墙下一个 沙洲。据峨眉山博物馆的熊锋日介绍,元末明初大渡河泛滥成灾,时常对乐山城 造成侵害。大渡河河道因为连年洪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