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章 绪 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我国的能源形势与能源方针 能源,是指自然界提供给人类所需要的某种特定形态和形式的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 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电能是传输和转换效率最高,清洁而最少污染环境,使用和控制最 方便,当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能源,也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问题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的 能源形势,对于进一步做好能源的计划管理和节约用能工作很有意义。首先就能源的探明 总储量来说,我国煤矿储量约为 7310 亿吨,居世界第三位,近几年年开采量均为 10 亿吨, 居世界第一位,即其总量仅够开采几百年;石油储
2、量约为 940 亿吨,居世界第六位,近几 年年开采量约为 1.6 亿吨,居世界第五位,即其总量仅够开采 500 余年;其次,就能源的 人均拥有量来说,我国的能源人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1/2,是美国的 1/10,前苏联的 1/7,在世界排名第 80 位;拿我国能源消耗量达 70%以上的煤炭来比,美国人均为 1.3 万 吨,德国 3300 吨,英国为 2900 吨,而我国仅为 610 吨,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 30%。并且, 我国还是当今三大石油进口大国之一,每年进口超过 8000 万吨。其三,就能源的利用效 率来说,日本达 57%,美国达 51%,西欧主要国家达 43%,而我国仅为 30%;我
3、国主要工 业产品的单位能源消耗量,比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平均高 40%;也就是说,我国每消耗 1 吨 标准煤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发达国家的 1/21/4。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的能源消耗 高,浪费大,节约能源的潜力很大。同时也意味着,如果我们比注意节约能源,到一定历 史时期,我国的能源将会比很多国家首先枯竭! 根据我国严峻的能源形势和实际国情,我国政府于 1979 年颁发了我国的能 源工作方针,这就是“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的能源方针。为了确保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有序发展,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 伟目标早日圆满实现,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国家这一
4、战略方针,提高全民族和子 孙后代的节能意识,千方百计,深入持久地做好节能工作。 1.1.2 加强线损管理工作对节约能源的意义 加强线损管理对节约能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2 (1) 降低电网电能损耗,节约发电中所需要的煤炭和燃油等燃料,为国家节约主要能 源。 (2) 减少电网线损电量,为国家和电力企业节约由其占用的发供电设备容量的投资。 (3) 减少工矿企业用电单位的电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和社会 效益。 (4) 降低线损就是节约电力,每节约 1KW*H 的电能,即相当于节约 0.4KG 的标准煤, 即可炼制优质钢 2KG,可多采煤 30KG,可多产原油 0.03KG,可多生产复合肥 56KG,可 多生产水泥 14KG,可多织布 7M,可多灌溉农田 0.15 亩。 (5) 促进节能高效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促进现有高能效老设备的更 新改造,从而有利于电力企业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电力部门下达的线损率考核指标。 (6) 对于某些电力短缺,供需矛盾紧张的地区,加强线损管理,降低损耗,在一定程 度上对其可起到缓解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