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 .2 第一节 矿区概述 2 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 . 3 第三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 . 4 第二章第二章 井田境界与储量井田境界与储量.7 第一节 井田境界 7 第二节 地质储量的计算 . 8 第三节 可采储量的计算. 9 第三章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1 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 . 11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12 第四章第四章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 13 第一节 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13 第二节 达到设计生产时工作面的配备 17 第五章第五章 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矿井基本巷
2、道及建井计划 18 第一节 井筒、石门与大巷 18 第二节 井底车场 19 第三节 建井工作计划 . 22 第六章第六章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 . 24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 . 24 第二节 确定采(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 27 第三节 回采工艺与劳动组织 33 第四节 采(盘)区的准备工作与工作面接替. 46 第七章第七章 井下运输井下运输 . 49 第一节 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确定 . 49 第二节 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 50 第八章第八章 矿井提升矿井提升 . 52 第九章第九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通风与安全 55 第一节 概况 . 55 第二节 风量的计算 57 第三节 矿井通风系统和
3、风量分配 . 58 第四节 计算负压及等级孔 59 第五节 通风设备选择 . 62 第六节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64 第七节 其它预防措施 . 69 1 第十章第十章 经济部分经济部分 . 71 第一节 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 71 第二节 矿井设计概算 . 71 第三节 技术经济指标表. 7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76 2 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第一节 矿区概述矿区概述 一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成庄矿位于晋东南地区的泽州县境内,沁水煤田东南部,晋城无烟煤矿业集 团西部,距晋城市中心 20km。井田地理位置优越,太焦铁路
4、由矿区东部通过, 向南可与京广、焦枝及陇海线相接;向北至榆次与同蒲铁路相连。公路运输北至 长治、太原,南至焦作,西至侯马,交通便利。 交通位置示意图见图 111。 图 1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3 二、二、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情况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情况 矿区地处山区,区内村庄较多,可利用耕地较少,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 麦、谷子及豆类作物。 工业生产主要有采煤、炼钢及农机具修理等,所用建材除钢材和木材外, 其它如水泥、砖瓦、沙石等均可就地解决。 目前,在成庄矿井田内及周边生产的地方煤矿有十几座。其中史村、殷都、 刘村、杨庄、郭河、白沙等十座煤矿有不同程度的越界开采现象。 三、三、矿区电力供应基本
5、情况 与矿井配套建设的有装机容量为36000千瓦的热电联供车间和25万千 瓦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为矿区的电力供应保驾护航。 四、四、矿区的水文简况 成庄矿的井田构造以单斜为主,断裂较少,各含水层间泥岩类隔水层的存 在,使各含水层地下水无水力联系,煤层主要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及山西组含水 层,其富水性弱。 五、五、矿区的地形与气象 地形:成庄井田地处太行山背斜西翼南段,为西北高、东南低的低山丘 陵区。地表最高标高为+1132m,最低标高为+762m。井田内东西向沟谷发育,呈 羽状分布,沟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地形,构成河漫滩以上的三级阶地。 井田内主要河流为长河,属沁河支流。除此,尚有史村河、河底河
6、等,这些 河流补给面积小,在枯水期常有断流现象。 气象:本区属半干燥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0-11,气温总的分布 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冻土最大深度为 0.4m。每年 79 月为雨季。泽州大陆性 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一般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 爽,冬季寒冷干燥。 第二节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地质特征 一、一、地层地层 地层从老到新有:奥陶系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炭系中石炭统本溪群、上石 炭统太原群,二迭系下二迭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第四 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地层特征见表 121。 二、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1)褶曲构造。成庄井田位于太行复背斜西翼,沁水盆地东端,为阳城山字 型构造体系脊柱部分南端东侧及马蹄形盾地的北侧与新华夏构造的复合部位。 井 田内主要为单斜构造。井田内地层平缓,倾角 315,一般在 10以内。在此 单斜基础上发育着幅度不大两翼平缓、开阔的背向斜褶曲构造,使井田内地层呈 波状起伏。据地形地质图,井田内一水平范围内有 3 条短轴褶曲,另据 3#煤层底 板等高线图,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