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 目目 录录 1 1 概述概述 3 3 1.1 破碎理论 . 3 1.1.1 表面理论 . 3 1.1.2 体积理论 . 4 1.1.3 裂缝理论 . 4 1.2 一般破碎机械 . 5 1.3 齿辊破碎机的发展 10 1.3.1 九十年代前的齿辊式破碎机 10 1.3.2 九十年代后的齿辊式破碎机 11 1.3.3 国外的齿辊式破碎机 13 2 2 齿轮破碎机的详细参数齿轮破碎机的详细参数 1414 2.1 破碎机的技术参数. 14 2.2 总体结构和布局设计. 14 2.3 工作参数的确定. 15 2.3.1 辊子中心距的确定. 15 2.3.2 辊子转速的确定. 16 2.3.3 辊
2、子长度的计算. 16 2.3.4 功率计算. 17 2.35 齿辊切向力的计算 17 2.4 电机的选择. 19 2.4.1 选择电动机的综合问题. 19 2.4.2 电机的选择计算. 20 2.5 同步齿轮的设计. 20 2.6 齿辊轴的设计. 25 2.6.1 破碎辊(1)轴的设计 25 2.62 破碎辊(2)轴的设计. 28 2.7 键的选择与校核. 31 2.7.1 齿环与轴的联接键. 31 2.7.2 同步齿轮与轴的联接键. 31 2 7.3 半联轴器与轴的联接键 32 2.8 齿环和齿帽的设计. 33 2.8.1 齿帽的设计. 33 2 2 2.8.2 齿环的设计. 33 2.9
3、轴承的选择轴承的选择. 33 2.9.1 确定轴承型号. 33 2.9.2 轴承的校核. 33 3 3 减速器的设计减速器的设计 3535 3.1 减速器的设计要求. 35 3.2 减速器的总体布局设计. 35 3.3 传动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37 4 减速器的结构和附件设计减速器的结构和附件设计 47 5 对附件设计对附件设计 48 结论结论 505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5050 致致 谢谢 5151 概述概述专业毕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 qqqq835334629835334629 建国初期,我国依前苏联模式发展工业,旋回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和颚 式破碎机应用较为普遍,在高等院校的教材中也主要讲
4、述上述破碎机的结构 和设计,有关双齿辊破碎机的内容十分简单,且结论是“不能破岩石,没有 3 3 发展前途” ,所以建国后 30 多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改革开放以后,我 们了解到双齿辊破碎机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应用已非常普遍后才开始进行设备 和技术引进。经过国内外双齿辊破碎机的运行实践并对比分析,与旋回破碎 机、颚式破碎机等国内使用的传统破碎机比较,双齿辊破碎机有下列优点: (1)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2) 外形尺寸小,重量轻; (3) 生产能力大,能耗低; (4) 工作受力均为内力,为简化基础设计创造了条件,更适合移动破 碎站选用; (5) 产品粒度均匀; (6) 安全保护可靠; (7)
5、特殊情况下可直接起动,对电网冲击很小。 针对以上优点,结合现在选煤厂的生产方案以及现有的齿辊破碎机的产 品展开研究。结合破碎理论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设计。 1.1 破碎理论 破碎是相当复杂的,它与被破碎物本身的性质(物料的均匀性、硬度、密度、 钻度、料块的形状和含水率)以及所选择的机械装备等有关。破碎物料时所加的外 力除了使物料块发生相对移动和转动外,还使物料破碎。确定破碎时所消耗的功 与被破碎物料的破碎程度之间的关系是相当重要的。 破碎的现有理论中以表面理论和体积理论为最普遍, 虽不能得到十分精确的结 论,但可作为选型或设计时的参考。 1.1.1表面理论表面理论 该理论认为破碎时所消耗的功与被破
6、碎物料新形成的表面积成正比。 一般情况下,当将边长为1cm的立方体分成边长为cm n 1 的小立方体时,可得 到 3 n个小立方体,分割平面数为)1(3n,所消耗的总功为)1(3np。 假设将上述立方体物料分割成边长分别为cm m 1 1 和cm m 2 1 的小立方体,则 其所消耗的功之比如下式: 2 1 m m p p = 1 1 )1(3 )1(3 2 1 2 1 m m mp mp 当 1 m和 2 m相当大时,可以写成 2 1 m m p p = 2 1 m m 。由此可见,破碎所消耗的功与 物料的破碎度成比例。 4 4 1.1.2 体积理论 该理论是指破碎物料所消耗的功等于使物料变形直到在物料内部产生极限应 力(抗压极限强度)所消耗的功。 根据虎克定律,压缩时物料内部产生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 E 式中 物料内部应力, 2 / mmN 物料的应变; E 物料弹性模量, 2 / mmN 设N为使物料变形的外力, A为物料横截面面积, L 为物料的缩短变形量, L为物料的原始长度, 那么 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