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 1 章 建筑设计 1.1 总体设计 建筑物的设计即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外墙材料,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等情况, 综合考虑,达到美观的效果。将来建筑周围环境的地面铺装,花池,灯饰艺术品 及植物搭配,都应统筹考虑,在借鉴西方现代环境布置的同时,亦考虑当地本身 的地域及文化特点。为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在基地内布置适当的绿化。 1.2 平面设计 高层办公楼按平面形式可分为外廊式、内廊式、内外廊结合式、复廊式等。 按体形分为塔式、板式、条式、墙式等。每种形式都有其优点,对于北方建筑宜 采用内廊式、板式外形。综合以上因素,选择了最终的平面布置。其平面简单、 柱网均匀、规则、结构比较合理。 (1)
2、功能分析:办公楼按使用功能分为办公室、会议室、辅助三部分,其中 以办公室部分为主。标准层中,所有办公楼都分布于走廊两侧,采光通 风良好,交通便利,电梯间设在人流较大部位。 (2)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建筑总面积及各房间使用面积的要求,初步确定每层 房间及面积、形状、尺寸等,并确定与其他部分的关系。 (3) 根据功能分析进行平面组合设计。 1.3 立面设计 建筑外立面除墙面外,还有门窗、雨篷、檐口、勒脚、女儿墙、屋顶和墙上安 装设备(如外挂空调器)等,这些对象应分别加以考虑。与整个建筑的设计风格 相一致,立面亦要求简洁。建筑物的裙房为 2 层,主体部分为 10 层。整个建筑的 分隔线条很少,给人以距
3、离感。整个建筑庄严、稳重、没有繁杂的线条,外墙的 装饰材料选用的是淡蓝色贴面瓷砖,这使整幢建筑给人以朴素的美感。 1.4 剖面设计 (1) 根据任务书要求确定层数及各部分标高,如下: 层数:10 层;首层:3.9m;标准层:3.3m;室内外高差:300mm; (2) 确定空间形状,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其剖面形状应采用矩形。 (3) 确定竖向组合方式。由于该建筑功能分区明确,各层房间数量与面积基本 2 一致,因此采用上下空间一致的竖向组合方式即可。 1.5 交通防火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在本建筑中设置了四部电梯,其中两部 是消防电梯兼作载客电梯,另两部为客运电梯;还设置了
4、两部楼梯,每部电梯分 别与一部楼梯共用一个前室。前室采用乙级防火门。房间的拐角处有防火器材。 每个楼层可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材料也选择为非燃性和难燃性材料。 1.6 构造设计 本建筑采用现浇式框架结构, 主体总长度为 57.97m, 10 层; 裙房高度为 7.2m, 所以在主体与裙房之间设沉降缝,沉降缝在从基础底面开始将房屋基础、墙体、 楼板、房顶等构件竖向断开。缝宽度为 200mm。外围护构件缝内要求填充保温材 料,同时要求根据缝的不同位置做好密封防水构造。 1.7 楼电梯设计 只做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采用封闭防烟楼梯, 前室起到缓冲人流及隔断人与火区 域的作用,楼梯考虑采用疏散时的人流密度
5、大,采用三股人流,楼梯宽度梯段取 1.30m,平台宽度为 2.1m。 1.8 交通与疏散 内部交通组织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要找的房间或部门, 而不是在路上耽误过多的宝贵时间,以便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本设计充分利用 走廊的良好向导性,将各房间连接在一起,良好的导向性极大地方便了人们。 楼梯、 电梯等垂直交通工具,这些设施的合理布置对人员分流的作用十分明显。 将平时主要使用的两部乘客电梯安排在主体中部主要入口的两侧,具有明显的导 向性;消防电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救生及灭火用交通工具,设置在紧靠大厅的、 耐火等级高的材料砌成的封闭空间,也有利于人员的及时疏散和救援人员第一时 间到达出
6、事现场。为于边侧的楼梯设置为防烟楼梯,每两部电梯共用一个防烟前 室。 1.9 抗震分析 本建筑 7 度抗震,因而须遵循以下原则: (1) 选择对建筑物有利的场地中硬场地。 (2) 结构设置在性质相当的地基上,采用桩基。 3 (3)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 (4) 综合考虑结构体系的实际刚度和强度部位。 (5) 结构构件避免脆性破坏,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6) 非结构构件应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 4 第 2 章 结构设计 2.1 结构方案选择 结构方案的确定是整幢建筑物设计的关键,其包括三个方面:结构形式、结 构体系、结构布置。对于一幢十层的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是完全合理的,也 是十分经济的。平面设计中考虑了高层建筑对防火的要求,采用规则的矩形平面,裙 房包围主体,整个建筑平面力求对称,体现了一种对称美。为满足功能要求,柱距采 用 7.2m6.6m, 中间走廊宽 2.0m, 柱距布置完全对称。 该办公楼层高除底层为 3.9m 外,其它各层均为 3.3m。对于主体与裙房的基础类型,主体部分采用桩基础,裙 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