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业是一场修行 本学期的创新与创业案例分析课程别开生面,一改往常课堂 理论讲授的模式, 由一个个创业过程中的学长学姐来分享自己创业的 那些事儿。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领域,有投资领域低调沉稳的行业 大拿,有二手车行业的美女技术掌门人,有电子竞技行业的实力探索 者,有影视资本行业的跨界投资人,有普惠金融的领军 CEO 等等, 他们通过自身案例来讲述创业过程中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和成长蜕 变,生动鲜活却又干货满满的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一课又一课。 一直以来,我对选择创业之路的探索者充满着敬畏。创业艰辛、 市场残酷,大浪淘沙后存活下来并非易事,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缜 密的思维能力、强大的判断力,同时也
2、需要高歌向前的激情、背水一 战的勇气, 以及不轻易言败的毅力创业既是一个不能轻易回头的选择, 也是一场自我打磨的修行。 创业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不是人人都适合 李彦宏在谈到互联网创业时说过一句话, 99%的互联网创业都会 失败,充分说明了创业本身的残酷。即便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轰轰烈烈创业潮的背景下,绝大部分创业者也难以熬过一轮轮市 场检验。 再有能力的创业者也无法在出发前就想清楚所有的事情,何 况市场本身就是瞬息万变, 因此绝大多数公司都存在成果时的商业模 式与最初设想大相径庭的情况。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发现, 第一次创业 成功的几率是 23%,对于已经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再次创业成功的比
3、例也仅提升到了 34%。 而美国的新创公司中能够存活 10 年的比例仅 有 4%。在本学期的课堂案例里基本每个创业者都有一部自己的辛酸 史,也有些嘉宾有过创业失败重新出发的经历。 市场的现实与残酷决定了对创业者本身有着非比寻常的要求, 因 此选择这条道路需要充分的心理准备与自我认知, 也需要客观的自我 定位。创业需要不断的试错与探索,决定启程后,方向也至为重要, 发掘市场需求、抓住行业痛点、结合自身优势、组建互补团队,这每 一步都极为关键。 投资那点事儿投资那点事儿 创业与创新案例分析课上有不少创业中的同学,甚至吸引了 一些创业者旁听,投资则是创业者在课程中关注较多的。 投资不仅是 企业获取资
4、本的途径, 同时也是企业战略决策时一种方式,很多企业 的战略模式是投资、整合、再投资、再整合,如果被投资者无法把投 资上升到企业决策高度,是很难获得投资的。课程及交流过程中总结 了以下几点,为争取投资获得更多的可能性: 1、 要有退出机制 虽然天使投资本身存在极大的资本不能盈利甚至收回的风险, 但 是给投资者恰当的退出机制确实争取投资的有效方式。 所谓退出机制, 就是有计划保证投资者将投资拿回, 至于拿回的方式,也许是公司盈 利,也许是公司上市,也许是被更晚的投资者加投。总之,对于你的 投资者来说利益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即便投资者作为股东在某些节点 需要退出,以双方约定好的某些方式保证投资者的钱落袋为安, 充分 维护对方的权利与利益,才能使合作更顺畅高效。 2、 重视盈利能力 在目前轰轰烈烈创业潮的背景下,对于一些想法完善、团队优秀 的公司来说拿到初步百万级的天使投资并非难事, 但是如何保证公司 有持续盈利的能力极为关键, 即便现阶段无法带来盈利, 也需要有清 晰的规划与合理的目标来保证未来的盈利。 否则即使幸运拿到百万级 的投资,对初创公司也难以维系太久,拥有可行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