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毕业设计成果毕业设计成果 设计项目设计项目名称名称*枢纽及溢洪道设计枢纽及溢洪道设计 任务下达日期:任务下达日期:2009 年年 11 月月 23 日日 设计完成日期:设计完成日期:2009 年年 12 月月 18 日日 水利工程系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基本资料 . 1 1.1地形、地质情况 . 1 1.1.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1 1.1.3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3 1.2 水文与气象 . 6 1.3 工程特性值 . 8 1.4水位 . 8 1.5其他 . 9 第二章 调洪演算 . 10 2.1 洪水分析计算 . 10 2.1.1 设计洪峰 10 2.1.2 设计洪量的推求 . 10
2、 2.2泄洪规模和死库容确定 11 2.3 兴利库容的确定. 11 2.4 调洪计算 12 第三章 枢纽总体布置、坝型选择 . 17 3.1坝址选择. 17 3.1.1 中坝址与下坝址工程地质条件比较见下表: . 17 3.2坝轴线选择 17 3.3泄水和引水建筑物. 18 3.4 坝型选择 19 3.4.1 各坝对地形、地质得要求 19 3.4.2 各坝的特点 . 20 3.5 枢纽布置 22 3.5.1 水利枢纽的建筑物 22 3.5.2 枢纽总体布置 22 3.6 坝体剖面拟定 . 23 3.6.1 坝坡. 23 3.6.2 坝顶宽度 . 24 3.6.3 坝顶高程 . 24 3.6.4
3、 坝坡选择 . 26 3.6.5 坝体排水设备选择及尺寸拟定 26 3.7 渗流计算 27 3.7.1 计算情况选择. 27 3.7.2 渗流分析的方法 27 3.7.3 均质坝的渗流计算 . 27 3.8 稳定计算 29 3.8.1 土坝失稳的形式 . 29 3.8.2 计算公式的分析 . 29 3.8.3 最危险圆弧位置的确定 30 3.8.4 土条划分 30 3.8.5 不均匀块的的处理 30 2 3.8.6 稳定分析的步骤 . 31 3.9 细部构造设计 . 34 3.9.1 坝顶构造 34 3.9.2 坝体排水 34 3.9.3 上下游护坡及排水 34 3.9.4 反滤层 34 3.
4、9.5 土料的选择 35 3.9.6 地基处理 . 35 第四章 溢洪道设计 37 4.1河岸溢洪道的类型和位置选择. 37 4.1.1 河岸溢洪道的类型 . 37 4.1.2 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 37 4.2 进水渠 38 4.3 控制段设计 . 39 4.3.1 定型设计水头 Hd 选择 39 4.3.2 上游堰高确定 39 4.3.3 溢流孔口尺寸的拟定 . 40 4.3.4 确定堰面曲线 40 4.3.5 剖面衔接计算 41 4.3.6 溢流堰闸门闸墩设计 42 4.4泄槽形式及水力计算 42 4.4.1 槽的形式及水面曲线设计 . 42 4.4.2 泄槽弯道设计 44 4.4.3
5、弯道冲击波设计 45 4.5 消能防冲断设计. 46 4.5.1 溢洪道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46 4.5.2 水舌设计 . 47 4.5.3 溢洪道挑坎与冲沟的处理 . 48 4.6 溢洪道构造 . 48 4.6.1 衬砌 48 4.7 出口消能段 . 49 第五章 地基处理 . 50 5.1 地基开挖与处理 50 5.2帷幕灌浆. 50 致 谢 51 参考文献 52 3 摘 要 *土坝枢纽及溢洪道设计土坝枢纽及溢洪道设计 本次毕业设计对大坝的各个部位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在分析了坝址的地质条 件后,选取了坝轴线并进行了枢纽布置。通过对深入部分泄水建筑的了解,对该 工程的溢洪道及底孔的形
6、式和消能及防冲进行了设计。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坝址、 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 调洪计算, 粘土均质坝设计, 泄水建筑物设计, 构造设计, 地基处理等。设计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关于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坝坡稳 定计算的瑞典圆弧法、渗流计算的水力学法、坝顶垂直沉降的工程类比估算法, 以及相关规范、手册所推荐的方法。具体设计详见设计说明书,另外除了设计说 明书外 ,还有反映本次设计成果的 5 张图纸。 关键词: 土石坝 ;调洪计算;枢纽布置。 1 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资料基本资料 1.1 地形地形、地质情况地质情况 1.1.11.1.1 区域地质情况区域地质情况 本区位于大巴山旋扭构造西段北缘,北与秦岭纬向构造相连 ,由阳勉大断 裂与之相隔,区域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东向,局部有近南北向受多期构造运动 影响。 区域地层有下元古界东房沟组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 灯影组, 寒武系石牌组, 奥陶系中上统,志留系龙马溪组和第四系地层。所见岩层有东房沟组灰、深灰色 砂质极岩,绢云母千枚岩,白云质灰岩,砂岩,岩质硅质板岩。震旦系下统千枚 岩,砂岩砾岩,凝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