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文题目 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思考 目 录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述1 (一)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1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1 (三)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社会责任缺失事件2 (四)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危害3 二、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4 (一)企业盲目追求利润,逃避社会责任4 (二)缺乏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4 (三)市场经济法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4 三、对如何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5 (一)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观5 (二)加强社会诚信建设6 (三)完善法制建设,加强社会监管6 结论6 参考文献 7 - 1 - 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思考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思考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经济发展的
2、特定阶段, 根据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 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 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只顾眼前利益,忽 视长远利益,只顾自身利益,忽视社会公众利益,甚至以牺牲员工利益、环境、 资源和公众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指标。 本文例举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企业社会 责任缺失事件,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危害和根源,并提出了要树立科学的 社会责任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完善法制建设,加强社会监管等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缺失 社会诚信环境 社会责任观 一、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一)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
3、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 CSR) ,指企业在 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会和环境等的 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 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 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生产经 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经历了从视其为单纯的贸易壁垒到认为其 符合和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巨大转变,大致
4、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产生阶段(1984-1999) 这一阶段起点定在改革开放后的 1984 年,其重要标志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 会形成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其核心开始全面改革原有的计划 经济体制,走向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的一个焦点是政企分开,使企 业变成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同时在这一阶段,基本形成了企业履行社会 责任的法律环境。首先是 1994 年公司法的颁布,从根本上确立了企业的法人地 位,奠定了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主体。同时,与之相适应,环境保护法、工会法、 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捐赠法规定企业的基本法律责任,形成了企业履行 - 2 -
5、社会责任的法律基础和底线。 2.以劳工为关注起点和中心的理念辩论阶段(2000-2005) 2002 年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科学论断。而从本质上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 体行动,也是企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由此,企业社会责任也找到了 本土化的依据。 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内在化发展新阶段(2006- ) 2006 年堪称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新纪元年。从法律、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 领导人都进一步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出规定或肯定。 首先, 在法律层面上, 2006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案在其总则第五条中,明确规 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 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十分鲜明地提出公司 要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