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毕业论文--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初探

    • 资源ID:1430602       资源大小:4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毕业论文--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初探

    1、 毕 业 论 文 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初探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初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方向) 指导教师 2009 年 6 月 1 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初探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初探 摘 要: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它有很多优点。语文教学中, 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小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但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必须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要适合小学生身心 发展的特点,力求形式新颖,内容生动,富于启发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问题情境 创设情境 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

    2、“问”了,这源于一种怀疑精神,一种对于创造型人才 的真诚呼唤。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征是主动 地发现、探索、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具有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问题意 识可以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 生兴趣,而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自主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对自主学 习环境的营造。解决这个问题,情境教学为我们实施教学提供了有效载体。在课题引入、 新课探究、巩固

    3、练习、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恰当运用情景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 效果 1。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 此可见,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 一种探究的情境。而激发学生好奇心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如何在语文课 堂上创设问题情境? 一、从课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我想课题就是问题的一个着眼点,为此,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引导学 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主 动探究的一种

    4、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学猎人海猎布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 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就会纷纷举手提出问题:有的说: “我想知道课文写什么事?”有的说:“我想知道猎人海猎布做什么事?”有的说:“我 想知道作者写这篇课文想告诉读者什么?”有的说:“我想知道作者写这篇课文想表达什 么思想?”可以看到学生的求知欲很强,便可用激励的口吻对学生说:“同学们有探 究精神,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吧!”学生有了要想解决的问题,就会仔细读 书,认真思考,学习情趣就很弄厚。经过学习,学生纷纷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流中, 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通过学习,知道了我刚才提出的问题,

    5、这篇课文是写”,有 的学生说:“老师,我通过读书,不仅解决了我自己提出的问题,还知道某某同学提出的 2 问题,”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 可以为学生创设的情境是:同学们,当你读 了这个题目,你会想什么?生:我想知道题目中的再见了,亲人是谁与谁再见?生: 我想知道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生:我想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生:我想知道再见的 情景是什么样的?生:我想知道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情景的?师:好!同学们想知道那么 多的问题,说明大家很会动脑想问题,那么大家就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读课文,你一定能 解决自己想明白的问题的。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交流:生:老师,我经过自读课文,知道 了课文是写中国人民志愿军与

    6、朝鲜人民说再见,课题中的亲人指的是朝鲜人民。生:我知 道课文描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离开朝鲜了,朝鲜人民在依依不舍送别。由此,我深刻 的体会到以往的教学,课堂上的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老师的提问都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 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 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在每一课的 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浓厚,积极性很 高,使学生能自主探究学习。 二、根据课文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是成功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的基础。根据教学内容,把教学策略具体 化是实施好情境教学的关键。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自然段时,为了让学 生探究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根据第一自然段讲“鲁迅先生逝世了,许多 人都来悼念他”这个内容,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 “同学们,当你看无数个花圈、 无数对挽联、大人、学生、老人,各界人士都来悼念鲁迅先生这样的情境,此时此刻,你 是怎么想的?”学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论文--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初探)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