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论文题目: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1 内容提要 失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发展中大国,正 处在计划经济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失业问题在我国间长期存在, 依据当前中国就业形势,失业现象的存在逐年增高,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 的。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 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 等等,本文对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失业问题、现状、原因、 对策 2 目目 录录 一、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一) 、总体表现 (二) 、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高
2、的水平 (三) 、大学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 二、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结构升级和资本构成提高 (二) 、人口总量过大 (三) 、教育与培训尚待进一步发展 (四)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失业对社会的影响 (一)、失业直接影响经济 (二) 、加剧贫困 (三) 、导致分配不公 (四) 、影响社会的稳定 四、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 、实行工资补贴政策,以增加就业岗位 (二) 、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三) 、实施积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四) 、合理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创造就业机会 (五)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六) 、实施积极稳定的
3、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3 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中国失业问题现状 (一)总体表现 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以来,失业问题开始逐步显现:进入新世纪后, 失业形式依然严峻。2008 年 3 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天成平指出: 这五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城乡加起来每年超过 2000 万人。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庞大,历史遗留问题积压,失业问题愈发显得形 势严峻。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高的水平 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个别年 份城镇登记失业率略有下降,但失业总量规模依然很大。2001 年之
4、前,我国城 镇登记失业率在 4.0%一下,其中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仅在 3%左右,从 2002 年 到 2007 年的六年间,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 4%以上的水平,2008 年失业率 在 4.5%左右。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 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 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据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人 口达 8.6 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 70.9%,农村从业人员为 4.9 亿,为全国从业人 员总数的 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近 4 亿 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 人, 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 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
5、, 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 1.9 亿。 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 差,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过分依赖 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己找出路。有 些人缺乏自我提高认识,不愿接受培训,而择业期望值过高与实际需要不相符, 加大其就业难度。 (三)大学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 据教育不统计显示,2001 年全国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70%。待 业率为 30%。 约 34 万人待业; 2002 年待业人数 37
6、万人, 2003 年为 52 万人, 2004 年为 69 万人;2005 年就业率达到 72.6%,待业毕业生为 79 万人;2006 年初次 就业率与上年持平,落实就业的毕业生超过 300 万人,仍有 110 万人没有找到工 作,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估算有 250 多万人。最近数据表明,2007 年,近 500 万高校毕业生中,100 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4 在此情况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所所长李培林还认为,中国现在整个 高校的毛入学率仍然只有 20%,这种比例比起一些发达国家和周边一些新兴的工 业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说,我们不能够停止高校发展的步伐,因为 这种停止会造成大量的教育资金问题向海外流失。 二、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结构升级和资本构成提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造成就业弹性的下降。一般来说, 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儿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则会带来就业就会的 减少。在中国有粗放式增长方式向集约式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高增 长低就业”现象,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下降。从数据上看, “九五”期 间 GDP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