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 文 提 要 收入分配制度与方式,历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 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但目前 我国社会成员间、城乡居民间、不同行业间、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 象,使得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陷入了一个困难的局面。本文从理论上对影响收入分 配的金融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除了金融因素造成的经济波动之外,金融市场不 完全以及金融资源分配本身所具有的不平等性质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 要原因。据此,进一步提出了应采取适当的金融政策改善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关键词:收入分
2、配 金融市场不完全 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anerjee and Newman(1993)模型 Galor and Zeira(1993)的模型 金融政策国 目目 录录 一一. .我国收入分配方式的演变过程我国收入分配方式的演变过程1 二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二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2 1. 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 大 .3 . 2.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3 3. 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4. 4.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5 三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金融因素三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金融因素6 1.金融市场不完全性 7 2.金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 四四. .改善收入分配的金融政策建议改善收入分配
3、的金融政策建议8 1.必须保证金融稳定尽力避免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8 2.完善金融市场,增大我国金融的“质性”发展成分,降低或消除金融市场的 不完全性。.9 3. 加强金融市场竞争将促使金融机构尽快扩大服务范围, 使金融资源得到更加 有效和公平的分配 .9 4. 消除金融市场不完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为了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不 足,当务之急是必须发挥政策性金融对教育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 度。.9 5. 城乡收入差距是构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部分, 因此必须支持农村金融 的发展,使农村金融更好地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0 一一. .我国收入分配方式的演变过程我国收入分配
4、方式的演变过程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是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即以劳动作为唯 一尺度,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改革开放前,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一直实行单 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其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但是 事实上,当时中国还是个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个人收入均等化程度很高,并没 有真正贯彻落实马克思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改革开放后,随 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也开始不断地突破和创新。这个 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2):由突破平均主义,贯彻
5、按劳分配原则到按劳分配 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变革。 这一阶段最初是以切实有效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为特征。 首先在农村普遍实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既是经营方式的伟大变革,也是分配体制的深刻 变革。由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分配单位由生产队缩小为家庭,因此作为人民公 社生产队分配主要依据的工分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 规定了国家、集体和农民家庭之间的分配关系,从而使农民得以自主决定劳动投 入并以此获取合法收入,“多劳多得,少老少得”,农民有了支配自己劳动的自 主权。这样,农村劳动者个人收入按劳分配的原则才得以逐渐落实。这一阶段, 在城市,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一 方面对工资宏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使国家对工资的管理由行政管制转为以经济 手段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工资制改革,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奖优罚 劣、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少劳少得。1985 年政府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 度实行了结构工资制改革,使按劳分配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 但是,由于分配领域遗留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由来已久,多劳还是不能 真正彻底实现多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