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议饭店个性化趋势 21 世纪是人性化的社会,也是个性化的社会,包括旅游酒店消费在内 的任何消费都形成了个性化取向。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里,酒店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企业之 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国内的酒店发展来看,中国酒店业的初始阶段,饭店 属于招待所、旅馆形式,规模狭小,设备设施简陋,其主要功能是向旅行者提供 宿、食产品及服务。那时候的服务特征是:服务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指令,缺乏基 本的制度和标准规范,因而服务的结果往往因为服务对象的不同 和服务人员的 情绪、 经验等的差异而千差万别, 服务质量及其不稳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旅游活动的不断发展, 它的功能也日益完善, 管理日
2、益科学化, 服务日益多元化, 直至今日,酒店业全面进入了个性化发展的潮流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什么叫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具体指的是个什么概念呢?跟 传统的标准化服务又有哪些区别。我们先来探讨下,把这个抽象话的问题,用形 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个性化,文字的个性化。现在就让我们结合实例, 来深入的谈谈酒店服务的个性化具体表现哪些方面: 1.个性化服务就是以人为本,并根据客人的层次和需求上的差异,对不同 的客人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包括对就餐环境的要求,消费档次的要求,对菜点 品种的要求,对菜品口味质地的要求,饮食禁忌以及对服务用语的要求。而标准 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有着相互映衬、互
3、相补充的关系,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 差异。它们的出发点不同,服务操作不同,其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标准化服务注 重的是规范和程序,个性化服务强调服务的灵活性和有的放矢 。饭店的标准化 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由节节相扣的每个环节构成。服务人员把良好的服务技能、 技巧不折不扣地体现在整个接待服务的全过程、各环节。以餐厅服务为例,服务 的起端从原料的采购、验收、科学保管开始,切配、烹饪可谓是中间环节,它的 终端在餐厅。然而餐厅服务又构成一个子系统,迎宾,引宾入座、敬献菜单、聆 听客人点菜,上菜、派菜,斟酒,均有一套标准的要求。它注重操作的规范和程 序, 以保证整个服务过程的行动如流水般地流畅、 顺利, 给
4、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 个性化服务则表现在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要懂得换位思考,想客人之所想,急 客人之所急,自觉淡化自我而强化服务意识,从而毫不迟疑地站在客人的立场进 行换位思考。这样面对既有中外之分、南北之别,更有性格差异、禀赋不同的各 种各样的客人,面对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发生的瞬息万变的情况,可以因时、因 地、因主客观条件,细心地观察客人的言行举止,掌握每个客人的特殊性,采取 灵活的服务技巧,提供针对性的个性服务。例如,我曾在北京一个度假酒店实习 期间发生的一个案例: 一对日本夫妇带一个 3 岁多的小男孩到餐厅吃饭, 孩子突 然发脾气大哭起来,他的父母怎么哄都哄不住,闹得餐厅不得安宁,破坏了
5、用餐 气氛。这时餐厅服务员小杨急中生智,先是拿起一个餐巾在手指上熟练地旋来转 起,接着又拿出自己的杂耍“绝活”,双手轮番抛鸡蛋,终于逗得小男孩破涕为 笑,化解了“危机”。又如在酒店客房部发生的一个实例:一天来了一位很胖的 客人,客房服务员小月考虑到单人床对他来讲太窄了,于是在客人出去用餐时主 动把两张床并在一起,客人回来后看到此情景大受感动,几天后他离店时表示今 后再来北京一定还住我们度假酒店。上述例子中服务员小杨和小月的所为,并不 是服务规范中所要求的,但他们善于将心比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为客人 排忧解难, 收到理想的效果。 大多数灵活服务的技能要求并不高, 但却不可捉摸, 不可预测。
6、 因此, 它首先要求服务员具有积极主动为客人的服务意识, 做到心诚、 眼尖、口灵、脚勤、手快。做到丝一般的服务,让人感到舒适贴心。 2.饭店服务的标准化强调整体的形象和效率, 个性化提倡主观能动性和效 益以“人”为经营对象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饭店业整体形象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是 适应目前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还是饭店自身发展的长远大计。服务质量是面镜 子,客人只是从这些具体服务中感知饭店的形象。服务的标准化使整个饭店的工 作像工厂的流水线那样井然有序地运转,保证接待工作环环相扣,正常进行。在 整个服务中都需要服务员在各岗位各项目上的标准规范操作, 容不得哪个环节出 现闪失; 万一出错, 别人是很难弥补的。 饭店员工按照岗位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 从客人预定房间、机场迎接,到来店后的拉门迎宾、开房、送行李、餐饮服务, 直至客人离店的各道环节,一环扣一环,使客人感受到规范周到、连贯完整的服 务。不难想象,客人在购买一次操作技能不规范、服务不周的饭店产品后,其抱 怨情绪会是多么严重。效率是服务定量标准的主体,可以绝对地说,没有时间标 准的规范就不成其为规范。 按照操作程序饭店前台的迅速登记安排入住和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