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土壤中氮土壤中氮、磷磷、钾的测定钾的测定 摘要:摘要:土壤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养分元素,要了解土壤基 本性质和肥力状况,氮、磷、钾含量是重要指标,所以在土壤分析中 全量氮、磷、钾是常测项目。本实验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 恰玛古土壤中的全钾,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 采用扩散定氮法测 定全氮。 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的全量元素含量相互都存在显著的差异 用湿法消化五种恰玛古土壤中钾含量的测定结果:莎车县 0.852 mg/g, 柯坪县 0.835 mg/g, 伊宁市 0.845 mg/g, 哈密市 0.810 mg/g, 拜城 0.811 mg/g。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莎车县 0
2、.045mg/g,柯坪县 0.042 mg/g,伊宁市 0.073 mg/g,哈密市 0.046 mg/g,拜城 0.042 mg/g。 氮含量的测定结果: 莎车县 0.0261mg/g, 柯坪县 0.0383 mg/g, 伊宁 0.1030mg/g,哈密市 0.0986 mg/g,拜城 0.0474 mg/g 。平均 回收率 107.02%。 关键词:关键词:土壤;氮;钾;磷;测定方法 2 前言前言 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虽然作物对这 些元素需要的量相差很大,但是它们对作物生长发育起的作用同等重要,而且不 可相互代替。过多地使用某种营养元素,不仅会对作物产生毒
3、害,还会妨碍作物 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 1。 钾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对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和抗逆性有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通常作物体内钾含量一般为干物质重的1 5 ,约占灰分重量 的50左右。作物吸钾量大而钾矿资源有限,使得我国农田土壤钾素多年来一直 处于亏缺状态。只有土壤全钾量的变化在理论上能准确反应土壤钾素变化 2。 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两大 类,其中 95%以上为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小分子的 氨基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态氮必须经过矿化作用转化为铵,才能被作物吸 收,属于缓效氮。土壤全氮中无机态氮含量不到
4、 5%,主要是铵和硝酸盐,亚硝 酸盐、氨、氮气和氮氧化物等很少。大部分铵态氮和硝态氮容易被作物直接吸收 利用,属于速效氮。无机态氮包括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硝酸根和吸附在土壤颗粒 上的铵离子,作物都能直接吸收。进入土壤中的各种形态的氮素,无论是化学肥 料,有机肥料,都可以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进行相互转化 3。植物 从土壤中吸收磷,若土壤没有充足的磷,又得不到外界补充,则植物生长将受限 制。土壤磷的含量不像氮、钾等其他大量元素那样多。大多数土壤 20 厘米表层 中含磷 7167 公斤/亩,平均 67 公斤/亩,少雨地区的生荒土壤含磷量较高。由 于淋失和作物带走的磷一般很少,因此施磷肥会使磷
5、在土壤表层积累,尤其是种 过马铃薯、蔬菜、柑橘等大量施肥作物的土壤更容易积累磷。另一方面,一旦作 物带走的磷超过化肥、粪肥和作物残体归还土壤的量,植物可利用的土壤磷就逐 渐减少 4。 1.1.实验部分实验部分( (钾的测定钾的测定) ) 1.1.1 1 原原理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多通过稀释并加入铯盐做电离抑制剂后测定,这样,可 以增加分析手续和试剂消耗,同时大倍量的稀释也引入分析误差,在次灵敏线下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高含量的钾,所见报道不多。本法较详细的试验了用 次灵敏线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含量钾的条件,确定了适宜的方法 8。 1.21.2 仪器与试剂仪器与试剂 1.2.11.2.1
6、主要仪器主要仪器 35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热板,电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 漏斗。 1.2.21.2.2 试剂试剂 钾标准储备液2ugmL,高氯酸,氢氟酸,氯化钾,盐酸。 1.2.3 1.2.3 试剂的配制试剂的配制 钾标准储备液2ugmL:用基准氯化钾配制,以0.5盐酸溶清解定容。 1.31.3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1.3.11.3.1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精密量取钾标准储备液0.0mL,1.0mL,2.0mL,3.0mL,4.0mL,5.0mL分别置于 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以原子吸收光谱在766.5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结 果见图2-1)。 3 1.3.2 1.3.2 土壤中钾的提取和测定方法土壤中钾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表1 取样量(g) 土壤种 沙车县 柯坪县 伊宁市 哈密市 拜城 取样次数 第一次 0.480 0.499 0.488 0.492 0.481 第二次 0.500 0.495 0.497 0.480 0.491 第三次 0.499 0.494 0.491 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