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大学生活及未来规划我的大学生活及未来规划 早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之初,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 元培先生就提出:“大学者,学大也”。蔡先生带领北京大学走现代教 育之路,“兼容并包”,延请各派名家齐集北大,或研究或讲学,允许 学生自主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一时间使北大学术之风蔚然。蔡 先生这种注重学术交流, 尊重多元发展的模式也逐渐被众多大学所认 可,并纷纷效法。 而今,我们的大学同样在延续发展着这种模式,这种模式适应了 社会多元发展的需要,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自主的发展空间。 这种 模式可以让我们结合社会需要与自身特质制定富有自主特色的发展 之路。 曾经在我还未上大学之前,一位大
2、学的姐姐给我说:“大学需要 培养两种能力,也可以说是两种发展模式:一、专工学习,培养自己 再学习的能力;二、学习与能力兼顾,走复合型发展之路。”起初我 并不太理解她的话,但当我来到大学并逐渐熟悉大学生活的时候,我 似乎明白了她的话。 大学的教育方式迥异于初中高中,当我们还是高中生时, 我们的 一切都被家长、学校所支配,无论学习,还是锻炼,我们仿佛是一个 提线木偶。然而大学则不然,大学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想 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样学,都由自己决定,我仿佛突然由一个甩 手掌柜变成了事无巨细皆要参加。我要实现两个转变:一、由高中生 向大学生转变;二、由只管学习向综合发展转变。我的学习只能是
3、说 中等,如果我不下大工夫,是不可能走第一种模式。现在大学生活已 远比姐姐那时要丰富多才的多,有很多学习以外的事可以锻炼自己。 我想考研,同时,我也想去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多认识一些人,为 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人际基础, 于是我权衡了多方因素,并向学 长请教过后,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德高为范,完善自我,学会做人。德高为范,完善自我,学会做人。 儒家学派自古以来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许多老艺人在收徒 弟时也总是教导他们说:“做艺先做人”,就是提醒他们要时刻坚守道 德,学会做人。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自身专业 素质能力固然重要,但也决不能忽视德的问题。社会是一个群体,需
4、要人人都为之服务他才能正常前进, 我们自身也才能得到发展, 这是 个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要做学问先做人”,如果一个人没有 基本的道德意识,那他的学问越高,很可能对社会的威胁越高,比如 现在的网络犯罪大都是些高学历的人干的事。 参加活动,锻炼能力,扩大交际。参加活动,锻炼能力,扩大交际。 刚来到大学时, 我与许多人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太多的好奇和 憧憬,丰富多彩的大学世界让人眼花缭乱。俗话说:“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我决定去看看门道,于是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 加入学生机构、 社团等组织, 在这些活动中我进一步了解了大学生活, 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认识了许多很有工作能力的人,向他们讨教为人 处事的方法。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学习的是会计,以后很有可能要靠他 吃饭。所以要加强本专业的学习,同时,继续发展我的写作爱好,我 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并向我校图书馆征文比赛以及校外媒体投 稿。而在学校机构方面,亲自参加组织了一些较大型的活动,在与其 他人合作中,在与学校其他部门的交流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扩展了交往空间。 当然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同 时,还不能忽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