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我国制造关于我国制造企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质量管理现状与研究与研究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论文成绩: 提交日期:提交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目目 录录 1 1 质量管理的质量管理的发展状况发展状况 2 2 2 2 我国制造我国制造企业目前的质量管理现状企业目前的质量管理现状 3 3 3 3 我国制造我国制造企业目前质量管理企业目前质量管理的的现状现状分析分析 3 3 4 4 制造制造企业如何企业如何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 5 5 4 4.1 .1 认真贯彻认真贯彻 ISO9000ISO9000 系列标准系
2、列标准 5 5 4 4.2.2 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为中心. . 6 6 4 4.3.3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 6 6 4 4.4.4 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6 6 4 4.5.5 人的因素上升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人的因素上升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 7 7 4 4. .6 6 利益共赢上升为企业整体质量形成的“生态关系”利益共赢上升为企业整体质量形成的“生态关系” 7 7 4 4. .7 7 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的运行机制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的运行机制 8 8 4 4. .8 8 企业文化上升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上升为企
3、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精神支柱 8 8 5 5 结束语结束语 8 8 6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9 9 第 1 页, 共 9 页 摘摘 要要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的 综合实力,质量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充分 认识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中小企业;培育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全新质量管理理念 第 2 页, 共 9 页 1 质量管理的质量管理的发展状况发展状况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 这已为研究质量问题的学者和国内外大 多数企业所认同。质量管理从 20 世纪初的质量检验阶段,逐步发展到统计质量
4、 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其总体趋势是积极的。然而其现状却不尽如人意。20 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 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理念和实际的需求, 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新方法层出不穷。在这次浪 潮中,质量管理借鉴其他管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也在探索中不断寻求对自我的 突破,出现了诸如 6sigma 管理,零缺陷质量管理,客户满意的质量管理,战略 质量管理, 市场驱动的动态质量管理和基于约束理论的质量改进原理等一系列质 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为了激励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我国还设立 了“全国质量管理奖”。但遗憾的是,在所有的这些工作中,除了 6sigma 管
5、理 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外, 似乎再也没有任何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 烈声音。质量管理在经历了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的快速发展后,进入了一 个发展的低潮。而且,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在消费者 越来越关注质量的同时,企业却越来越缺乏突破现有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热 衷。即使一些企业费时费力通过了 ISO9000 认证,但是却很少有企业有兴趣按照 要求来实施质量管理,只是将拥有 ISO9000 证书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推进企业 质量提高的手段。产生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提高企业利润的持续压力,使管 理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诸如供应链管理等能够快速、明
6、显的提高企业效率,实现 商业目标的业务上。与之相反的是,此时的很多质量项目很难和企业的经营效果 有机联系起来, 诸如更低的成本, 不断完善的盈利能力, 日益提高的市场份额等, 这种情况使企业在决策时无法获取和观察到质量改进的直接经济效果, 所以在原 有质量管理水平上,企业出现彷徨和缺乏进一步改进的动力也就可以理解了。 质量管理面对的是这样一种困惑,对质量改进所做出的努力,甚至因此而增 加的质量成本得不到高层管理者的理解, 对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来说似乎没有多 大的意义,大部分的质量活动只能在管理决策的主流之外彷徨和徘徊。面对供应 链管理等管理方法的成功,回忆往昔的辉煌,质量管理不得不直面自身的难堪并 陷入了反思。 第 3 页, 共 9 页 传统的质量管理的缺陷就在于其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单一层面, 即没有强调质 量与基本经济目标的联系。 结果导致质量过程大都侧重于质量方法却缺乏动机和 目的。质量改进工作仅仅侧重于对产品性能的协助,而忽略了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