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页 9 施工实习日记施工实习日记 2011 年 12 月 10 日 阴雨 初到工地生活区现场,环视四周,建筑工人的住宅、食堂、洗浴间、工地办公室、 建筑材料的储存加工区一切都如图纸上所安排一切都井井有条。地面上的人、车各行 其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进行着。这些令我有点震惊,虽然读了三年多的大 学,也了解到不少关于施工场地的安排内容,但还是第一次如此接近的观察安排得如 此有条理的施工现场。毕竟我印象中的工地还是那种杂乱无章,工人住处简陋,伙食 其差无比,到处大小便的现象随处可见的老工地。 更让我兴奋的是即将进行实习的工程。带上安全冒、跟随吴工进入现场,经过那 些布满各种设施、模板的楼
2、层,踏着那位于半空中的脚手架来到七楼顶面的工作面。 这里是钢筋、混泥土以及模板的天下。一些工人正在绑扎剪力墙的墙筋,另外一部分 则在对给绑好剪力墙钢筋的墙支撑模板。从现场可以看出该工程是剪力墙结构,其上 找不到一根传统的柱子,都是用现浇的混泥土墙来替代,当然有些部分还是要有柱的 影子,但亦是以异形柱的形式出现。 吴工给我介绍了工地的概况及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安排好在施工现场实习的施 工员后。我们就离开施工现场,进行下一步的实习生活安排。 2011 年 12 月 12 日 阴转晴 今天我单刀赴会自闯施工现场。当我沿着昨天的路线走上楼面即将抵达顶层的时 候,发现眼前的支撑挡着我的去路,里面黑呼呼的
3、一片,我只能绕过另外一栋上去。 上到顶面才发现原来从支撑那里走过去还是可以的。这也许就是没在工地呆过,太缺 乏经验了。 施工现场繁而不乱、紧张而有序。浇注混泥土、绑扎钢筋(其中扦插着预埋管道 的布置)支撑模板分成三个区域同时进行,流水作业。初到工地,对各个工种都十分 感兴趣,东张西望,东一步西一步,但都看不出什么门路来。但工地给自己的感触还 是满多的。 速度惊人。昨天才进行浇注剪力墙的楼层,今天已经进入了梁钢筋的布置绑扎。 剪力墙模板的制作是整面墙的进行,而不是分段进行,也不是采用升模系统,或许这 样做更为合理。箍筋的距离弯钩的方向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钢筋的锚固长度也十 分讲究。 第 页 1
4、0 211 年 12 月 14 日 阴 为了看放线,早上 7 点赶到施工现场,施工员正给东侧两栋(CD 两栋)楼进行。 其大原则是先对外墙大框架的定位,再根据外墙线对里面的房间过道的墙体进行定 位。不过其中的小技巧不少。 西侧两栋正进行梁板钢筋的布置和绑扎。板筋的布置一般先根据图纸的规定用粉 笔将其距离与大小标注在板上,再由工人将钢筋布置到相应的位置。底筋须做到长筋 在上短筋在下,两端必须伸入墙体或梁的相应位置,以保证起锚固受力。在施工过程 中,我发现小部分底筋的长短方向调换。当时我想把它调整过来,但是因为施工秩序 的原因,要调整必须大面积的返工,于是不做调整。 在板筋布置之前先把梁的钢筋绑扎
5、完成,并用工具将其安置到梁模板中。梁的箍 筋要求绑扎稳固,间距也很严格在两端较密(受到的剪力比较大) ,中间的比较梳, 而且数量上也有明确的规定。在施工过程出现箍筋出现偏移的时候必须调整,有时候 甚至要把梁提起来重新绑扎。为了保证梁的受力筋、腰筋、架立筋间的相互位置,以 及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通常要加焊一些辅助的钢筋条。 2011 年 12 月 16 日 阴 在昨天绑扎好的楼板、梁钢筋的模板上进行混泥土浇注。浇注混泥土前先用水将 楼板浇湿,其目的是避免干模板吸走湖泥土中以致水泥不能获得足够的水分进行充分 水化而出现麻面、蜂窝、孔洞等不良现象。板、梁的混泥土全部采用泵泵送,其反冲 力相当大。除了模
6、板的支撑,我并没看到工人采用什么特别的措施避免墙的侧移,或 过大的应力。 因施工的需要,综合脚手架在进行九、十层的搭建。同时因为工作的先后关系, A、B 栋铁工组休息一天。 2011 年 12 月 18 日 阴 今天 A 栋八层绑扎剪力墙钢筋 BC 栋浇注梁板的混泥土 D 栋进行楼面养护。 梁板 混泥土的浇注采用的是商品砼,先由运输车从混泥土搅拌站把混泥土运过来,再由高 压泵送到工作面。 为了配合实习的需要,我们借来数码相机拍了一些工地的实际情况。工程采用的 是流水作业施工方案,同一时间可以看到不同的工种在不同的工作面上施工。为了拍 第 页 11 到更多的照片我们整天满工地跑,拍了不少照片,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隔墙的砌筑 工程采用流水施工,当楼层建到八九层的时候,底层的装饰装修以及水电安装各 种工种都陆续进场施工。 我们还特意观察了内墙的砌筑,发现工人在实际操作过程很彻底的遵循着砖墙的 施工原则:横平竖直、沙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搓可靠的原则。对隔墙、楼梯扶手等 的砌筑,工人首先根据施工员定好的尺寸,利用吊垂、墨线对墙体的竖向、平面进行 定位、砌筑。该工程内隔墙采用的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