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 地史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地壳发展历史。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 科,涉及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演化及相互关系等方面,其目的是探 讨地壳及地表在过去地质时期中的经历和变迁,阐明地壳发展的历史规律。地史 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发展史,沉积作用发展史和地壳构造发展史。20世纪50 年代以前,地史学主要是建立地层系统、确立地质时代,研究范围主要限于大陆 部分。从60年代以来,地史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大洋海底和地壳深部,研究方法 也由涉及更多学科而有较大的改进。对地史学的研究可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 查勘探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课程内容概括与分类一、课程内
2、容概括与分类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地史学总论部分以及各论地球的发展史。 总论部分总论部分: : 地层学地层学 地层的定义: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沉积作用以及岩浆喷出活动形成的地层 的总称。 (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 称) 地层划分:根据岩层具有的不同特征或属性把岩层组织成不同的单位。 地层叠覆律: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地层对比: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层 年代或地层层位的对应关系。 一、地层之间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1接触关系类型 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 2海侵超覆与海
3、退退覆; 3沉积旋回; 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三、多重地层单位和两类地层系统; 1岩石地层单位; 群、组、段、层 2.生物单位 延限带、顶峰带、组合带。 3.时间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 宇、界、系、统、阶、时带 4地质年代表。 沉积古地理学沉积古地理学 沉积古地理学主要研究地层的形成环境及不同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 整个地层学 系统就是地球历史上沉积作用的物质记录。沉积物的性质反映了物质来源、沉积 作用和形成环境的特征。 沉积物的分布则反映了剥蚀区和沉积区的轮廓以及海陆 分布的特征。把不同时期地层沉积和分布轮廓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古地理格局不 断发展演变的概念 一、 沉积相概念及相对比定律(瓦尔特
4、定律) 。 沉积相(Sedimentary fancies):反映沉积记录成因的岩石特征和 生物特征的综合。即沉积记录成因的物质表现。 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相互毗邻的相和相区, 才能原生地重叠在一起; 即在垂向上整合叠置的相是在侧向上相邻 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二、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Biologic indicates Physic indicators Chemic indicators Integrated indicators 三、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类型; 冰川环境、河流环境、湖泊环境;三角洲环境、滨海环境、浅海 环境、次深海和深海环境。 第三章地层学 一、 地层的概念和地层叠覆律;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岩,部分火成岩和变 质岩 历史大地构造学历史大地构造学 历史大地构造学。根据地层的沉积类型、物质组分接触关系以及岩浆活动和 构造变动等,推断其形成时的构造条件和这些构造条件在地质历史上的时空演 变。沉积特征和古地理轮廓的变化实质上是地壳各区段构造运动的反映。构造运 动一直是地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现代地表构造